《入药镜》说什么

崔希范的《入药镜》,是一篇流传甚广的内丹修真名篇,后世又尊称为《崔公入药镜》。有说崔希范是西汉人,有说其是唐朝人,还有说其是五代人。他究竟是那朝那代的人氏,我们可以从这篇《入药镜》的修真文化语言特征,去获得一个合理的解释。

这篇《入药镜》,应该是早期的中国道教修真文化的“三字经”歌诀典范,流传之广,不亚于张伯端的《悟真篇》。

崔希范仅凭这篇脍炙人口的《入药镜》,深入浅出的归纳了中国金丹大道的修真的整个过程,是正统的金丹大道思想,传递了东方神秘文化的精要,从而奠定了他的《入药镜》在中国丹道修真领域的不朽地位。

《入药镜》对我国金丹大道修真文化的影响,更由于它的平铺直叙的行文特色,以一种苦口婆心的救世渡人之心,将浅显的金丹大道原理告诉了大众,对我们甄别后世那些故弄玄虚的丹道伪书,可凭借这篇《入药镜》勾画出的一个完整的丹道修真轮廓来辨别真伪。说她是道教修真学的正典和经典,也当之无愧。

就《入药镜》的文字结构来看,它不符合西汉的四字赋的主要文化特征,就其对金丹大道的叙述所用的隐语来看,也不符合西汉丹书的隐语术语特征,倒是比较接近盛唐时期的吕洞宾的丹书术语特征,很有点唐诗的味道。因此,绝大多数人认为崔希范为唐朝人,比较准确。

相传吕洞宾早年慕道,一直是跟我们现代的很多喜欢金丹大道的人们一样,吕洞宾的内心,一直是充满了疑惑,和对世法小术的困扰。一直是东参西拜,也不得究竟的旁门左道的侵蚀人性。据说后来,吕洞宾是看到了这篇《入药镜》,才彻悟了金丹大道的修真原理的,还特意写了这样一首读后感的诗:“因看崔公《入药镜》,令人心地转分明。阳龙言向离宫出,阴虎还于坎位生。二物会时为道本,五方行尽得丹名。修真道士如知此,定跨赤龙归玉清。”。

这个故事成为道家金丹大道的一则公案,从吕洞宾的这首丹诗,可以看出是一首颇有见地的丹诗,她应该是吕洞宾的作品,这也间接说明,崔希范是应该早于吕洞宾时代的。

吕洞宾的这首七律告诉我们,以前他参悟金丹大道,应该是一直囿于后天的识神的修炼法门中去了。他直到后来,看到了这首《入药镜》,才让他“心地转分明”的,这个故事对现代养生和修真很有指导意义。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吕洞宾学习修真的历程的诗,是吕洞宾修真过程的一种曲折经历的写照,折射出我国道教养生与修真文化,一直是受隐秘和迷茫的学术的左右,一直是一种旁门左道占据主导地位的道教养生术的社会现象。

他在这首诗中,也隐含的把金丹大道的精髓,用隐语做了叙述,这样的曲折经历,也符合我们现代很多喜爱道教修真的学者,为了探索丹道修真文化,一直也是心地不明,皓首穷经,也还是云里雾里的“饶君聪慧过颜闵,未遇真师莫强猜”(张伯端《悟真篇》)的窘境,当以吕洞宾这首诗为警醒之句。

吕洞宾说;“因看催公入药镜,令人心地转分明。”这句话很显然在说,丹道的修真文化,是不在于那些稀奇古怪的秘密口诀的,也不在于在肉体上去摸索什么,它纯粹是一种心地的修为。

这首诗接着说:“阳龙言向离宫出,阴虎还于坎位生。二物会时为道本,五方行尽得丹名。”这首丹诗具有典型的钟吕派丹道的用语特征,阴阳、离坎、龙虎、二物都是指的性情,是金丹大道的基本术语,“二物会时为道本”的意思,也就是金木相并的含义,“五方行尽得丹名”就是“全凭戊己成功”的“三家相见”的意思。

丹书上说:“龙从火里出,虎向水中生。”这里的“龙”和“虎”就是后面说的“二物”。内丹所说的“二物”是什么呢?在历代丹书上有不下数十个不同的名字,内丹家从来不直接说出这些龙虎的真实含义,总是千方百计的用我国传统文化知识,去用隐语和暗指相关丹道术语来阐释,千百年来,已经形成了一种固有的内丹术语体系。

所以,历代丹家都说,只要我们有了真师的指点,明白了那些术语的含义,就可以“语一悟百”,就可以“知得一,万事毕”了。

这里的“阳龙言向离宫出,阴虎还于坎位生”,实际是在用《易经》的离卦和坎卦的符号所象征的意义,来解释修真的“二物”是什么,丹书把“性情”代表“龙虎”。离卦的形状,是外面是二个阳爻,里面蕴藏着一个阴爻,这个阴爻代表着“龙”,也就是丹书说的“性”。而坎卦的形状,是外面是二个阴爻,里面蕴藏着一个阳爻,这个阳爻代表着“虎”,也就是丹书说的“情”。丹书还把这个阴爻和阳爻,分别暗指日月、男女、阴阳、彼我、乌兔等等。

我国传统道教文化,有“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据说日中有“金乌”,月中有“玉兔”,根据这两个典故,“金玉”和“乌兔”在丹书里面,也就用来隐喻上面说的“二物”了,这种表达方式,在历代丹书中都比较常见。

内丹的修真的“二物”,一直是丹书中最为隐秘的内容,要分明指破这些,除了要有真师的指点之外,还要懂得一定的道家文化基础知识,这个还有我们的传统道家文化基础在里面的。

张三丰说,我们喜爱金丹大道的人,要时常“读真诀、访真函、参河洛”的,只有读到真诀、真函,再参看河洛所蕴含的道理,才能知晓修真的实意。

张伯端《悟真篇》说:“先把乾坤为鼎器,次将乌兔药来烹;即驱二物归黄道,争得金丹不解生?”这首律诗对二物的解释,跟上面吕洞宾的那首诗,表达的意思基本上是相同的。

《入药镜》除了采用平铺直叙的三字经写法外,还有一个主要的特征,就是每十二个字,分作前后两句话,后一句所表达的意思,基本是对前一句的解释,跟刘海蟾的《至真诀》写法是相同的。

《入药镜》的“入”字,是进入、获得的意思。“药”字,是指的本心,不是某些人指的,非要在肉体中去寻找某种气感的执着。“镜”是镜子的意思,寓意为明镜的一尘不染。

《入药镜》对这个金丹大道的修真过程,都用歌诀的形式在解释。特别是“先天气”和“后天气”的含义,现代气功和现代道教养生,动不动就用暗示、追求,或者假象人体内有一种无形的“真气”存在于肉体之中,错误的把这个臆测的东西,当做“先天气”,错误的把口鼻呼吸的空气,当做“后天气”。这个跟中国道家哲学思想所指的先天气和后天气是有本质区别的。

当代道家养生,很多人都是错在这个“先天气”和“后天气”的认识上,这个本源上的认识错了,往往就对金丹大道的理解错漏百出。

简单的讲,“先天气”是无极状态,“后天气”是太极状态,这个是判断丹书真伪的一把标尺。

所以,无论得先天气,还是得后天气,都是修真的进阶,都是一种境界,而不是在口鼻上面去播弄的腹胀、腹鸣的戕害自身行径。

日和月代表着天和地,《易经》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阴阳媾和的孕育,这是在用“天人相应”的道理,来解释修真的含义。

天理是这样,那么,相应的人体这个小天地又该是怎样呢?所以,《入药镜》接着说:“穷戊己,定庚甲”。这里的戊己,是指的真意,只有“穷戊己”,才能“定庚甲”。庚者,西方金,甲者,东方木。实际预示的是性情,也就是二物,都是丹书的基本术语所指的基本含义。

天上的鹊桥,对应的是星星,地下的鹊桥,对应的是潮水。预示的意思,是河车初动的微茫,这个是纯阴之下的一阳来复,就好比天上的星星是明而不亮的。也好比土地的潮象是潮而不湿的。都是在预示修真的得阳生的玄关窍开。

旁门左道,执着己身,在肉身上玩弄精气的“咽津纳气是人行”(《悟真篇》)的做法,把停留在后天意识上的状态,用舌抵上腭为上鹊桥,把提起肛门的做法为下鹊桥,这种现代气功的鹊桥说,好像都是源于对《入药镜》丹理的揣测。

《入药镜》的下文,基本都是围绕二物的理论在解释修真的,是运用了传统文化的五行、八卦理论解释修真,大部分都是讲述的内丹“从无到有”的有作过程,是一种“盗天地,夺造化”的神明默运之功,并不是在对肉体的感知上面,去追求什么东西。他涉及的《易》理和丹理比较多,也特别的指出,丹书的水一定要是真水,火一定要是真火。她绝对不是我们现代气功和养生术,都是迷惑于后天意识的静坐“想想”的“心中忙了又忙。”(张三丰语)的工夫,而是一种“有无从此自相入,未见如何想得成。”(《悟真篇》)的修真过程。

《入药镜》还说:“是性命,非神气;水乡铅,只一味。”,这个是在强调修真修的根本是性和命,也就是性情、龙虎,而不是某些道术和气功说的后天的神和气。为了大家能够完全明白这个意思,《入药镜》着重强调说,这个是水中金,只有这个才是修真的本真,唯此一味药,其它的都不是,故《入药镜》才说“水乡铅,只一味”。

还要说明的是,现代很多气功书,动不动就把《入药镜》里面的“一日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这句话,用来解释气功的意守。以为练习气功,一天24小时,都可以去意守腹部所谓的丹田。这样的做法,导致某些人深陷后天意识的我执,甚至偏执的误差,把一颗本来活泼泼的自性,折腾的整天是浑浑噩噩的头晕脑胀,当代养生界这样误作的人大有人在,完全是受了假道学的蒙蔽,才出现了那些罔行。

《入药镜》的行文,是按照修真的过程逐步写的,只是到了这个阶段,才根据行文的顺序写出这句话的,这句话是“练己成熟”的阶段性行为,是“行禅坐亦禅”的进阶,是强调的“意所到,皆可为。”,这个意,是指的“真意”,而不是后天的识神所到,去胡作非为的行径的。所以,《入药镜》不说“神”所到,皆可为,而是说“意所到,皆可为”的。

《入药镜》一面在阐释丹理,一面也在批驳当时的那些旁门左道,着重解释的是“先天气”和“后天气”状态,这个是理解《入药镜》的关键内容。

《入药镜》说:“初结胎,看本命;终脱胎,看四正。”。这句话是理解内丹修真步骤的关键,为什么说“初结胎”才是“看本命”?为什么说“终脱胎”才要“看四正”?初结胎,结的是什么?看本命,看的是什么?终脱胎,脱的是什么?看四正又是指的什么?这些都是内丹修真的核心内容,容后专篇解释。

早在张三丰时代,他就说过,产生这样的现象,首先是不知真,才导致不能行真的。近当代的气功术和养生术,受传统道教文化知识的局限,出现了大量的臆测和妄为,更由于大家对一些自诩的假传人的盲目信任和崇拜,受其蒙骗,落于认假做真的窠臼不能自拔,不能铭心究理性,总在肉体上瞎忙乎,成为现代养生与修真的常见现象,应该引起道教界的注意。

《入药镜》【原文】

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

日有合,月有合;穷戊己,定庚甲。

上鹊桥,下鹊桥;天应星,地应潮。

起巽风,运坤火;入黄房,成至宝。

水怕干,火怕寒;差毫发,不成丹。

铅龙升,汞虎降;驱二物,勿纵放。

产在坤,种在乾;但至诚,法自然。

盗天地,夺造化;攒五行,会八卦。

水真水,火真火;水火交,永不老。

水能流,火能焰;在身中,自可验。

是性命,非神气;水乡铅,只一味。

归根窍,复命关;贯尾闾,通泥丸。

真橐龠,真鼎炉;无中有,有中无。

托黄婆,媒姹女;轻轻运,默默举。

一日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

饮刀圭,窥天巧;辨朔望,知昏晓。

识浮沉,明主客;要聚会,莫间隔。

采药时,调火功;受气吉,防成凶。

火候足,莫伤丹;天地灵,造化悭。

初结胎,看本命;终脱胎,看四正。

密密行,句句应。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qingfengguan.com/1842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清风子的头像清风子
上一篇 2022年10月12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12日

相关推荐

  • [E0029]性命圭旨

    相传这部作品由尹真人所述,由其弟子记录。这件木板印刷作品后来被涤玄阁收购。从内容看可能是明朝作品,可能出自唐新庵之手。其外甥吴之鹤(安徽省歙县人)雇用了著名的新安版刻匠黄伯符。他创…

    2019年5月29日
    643
  • 地仙玄门秘诀

    地仙玄门秘诀  叙 余尝窃笑夫世之人,动慕丹道,以求飞升,轻听僧道方士淫邪放僻之言,服食运气,以致陨丧其身者正复不少。甚而以采战淫媟之事,作神仙求道之方,此又愚之愚者也,独不思神仙…

    2021年12月29日
    827
  • 养生十六宜

    养生十六宜发宜常梳,面宜常擦,目宜常运,耳宜常弹,齿宜数叩,舌宜舔胯,津宜数咽,浊宜常呵,背宜常暖,胸宜常护,腹宜常摩,谷道宜常提,肢节宜常摇,足心宜常擦,皮肤宜常干,大小便宜禁口…

    2020年11月12日
    326
  • [E0045]六壬图像

    六壬是占卜术的一种。此《六壬图像》是一套孤本书。全书共二十四卷,分为:十二时辰,十二月,每卷均有12幅工笔重彩方位神煞画像,画像后是解释占卜的内容。此清彩绘钞本,现藏于加拿大多伦多…

    2011年8月21日
    514
  • 人死之后,还有机会“复活”吗?

    古今中外,“永生”是人类追求的究极理想之一。古时的西方人相信,亡灵会在隆冬开始的第一天(也就是万圣节这天)回到人世,寻找合适的身体“重生”;而古代中国的达官贵人则一边修仙练道,渴求…

    2019年11月8日
    330
  • 道尊[dàozūn]

    道尊[ dào zūn ] 释义 对道士的敬称。 唐 韦应物 《寄黄刘二尊师》诗:“道尊不可屈,符守岂暇餘。高斋遥致敬,愿示一编书。” 对道一级行政长官的敬称。 《檮杌闲评》第三五…

    2019年12月23日
    567
  • 三光注龄资福延寿妙经

    经名:三光注龄资福延寿妙经。约出於唐宋间。主要内容为道君言修身延龄之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 三光注龄资福延寿妙经 道言:吾隐六合之内,处明堂之中,守炼精魄,…

    2022年1月7日
    526
  • 一部丹诀全旨,只是心息相依,大定真空而已,大小周天只是个名称

    大小周天功夫,练气功者没有不知道的,它可以用来证明练功效验和层次。 为了迎合初学者追求大小周天的迫切愿望,因此一些好事者制造出了所谓的“速成小周天”等法,标榜“速成”,宣称数日或数…

    2023年12月5日
    210
  • 《性命法诀明指》英文版

    1970年《性命法诀明指》有一个英文节译本在英国出版,此节译本之后又在美国多次再版。书名是 Taoist Yoga:Alchemy and Immortality。 该书有在线免费…

    2022年1月12日
    348
  • 道教常识:道士的称谓都有哪些?

    道士,在大家的眼中一直是一群神秘的存在。受到文学作品的影响,很多人认为道士要么都是像电影里的那样会掐诀念咒、画符做法,要么就是在大殿门口为游客解签打卦。每个人对于道士都有不同的理解…

    2019年5月28日
    723
联系我们

最新联系方式

邮箱:info@daomen.net

微信:colddao

电话:13909185601

QQ:9752390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