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太无先生气经

经名:嵩山太无先生气经。又名《太无先生气经》。不着撰人。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参校版本:《云笈七签》,收入该书卷五十九。

嵩山太无先生气经卷上_并序下同卷

夫形之所恃者气也,气之所依者形也。气全即形全,气竭即形毙。是以摄生之士,莫不炼形养气,以保其生。未有有形而无气者,即气之与形相须而成,岂不皎然!

余慕至道,备寻秘诀,自行气守真向三十余载,所闻所见,殊未惬心。大历中遇罗浮山王公自北岳而返,倚策高昂,依然相顾。余奇异人,延之与语,果然方外有道之君子也。哀余恳至,见授吐纳,须一二理身之要道。其恩罔极,非言词所能尽。每云道之要法、不在经书,悉传口诀。其二景、五牙、六戊诸服气法,皆为外气。外气刚劲,非从中之事所能宜服也。至如内气已正,一是曰胎息。身中自有,非假外求,不得昕师之口诀,徒为劳苦,终无所成。今所撰录,皆承师之旨要,以申明之,谅非愚蒙所自裁。王公尝谓余曰:老君云我命在我不在天地。又曰:吾与天地分一气而自理焉,天地焉能死吾哉J.斯实真言要诀也。修奉之士,宜三复之,恭承诱训,敢不佩服!有偶时得此诀者,须慎勿轻传示,无或泄露,以致其殃耳。

服气诀

修真服气诀:每日常外,摄心绝想,闭气握固,鼻引口吐,无令耳闻,唯是细微,满即闭,闭使足心汗出,一至二数至百已上,闭极微吐之,引少气还闭。热即呵之,玲即吹之,能至千数,即不须根食,亦不须药,时饮一盏酒作水通畅耳。数至五千,则随处出入,有功当自知也,则有入水外功矣。夫服食养.生贵有恒。真气既降,方有通感。岂有纵心嗜欲而望灵仙羽化?必无此事也。但仙人至士,行功未满,尚不能致,况凡俗乎?但信老人言,勤行之,即当自知矣。

进取诀

进取诀曰:凡欲服气,先须得一高燥静密之室,不在大,务绝风隙而已。室中左右常烧香,不用乳头者。肺须厚软,脚须稍高。《真诰》曰:林高免鬼吹。.盖言鬼物者,善因地气以吹人而为祟作。状高三尺可矣。衣被寒暖,使枕高三寸二分,裹内一寸九分余,令与背平。每夜半后生气时,或五更睡之初觉,先呵出腹中浊恶气,一九下止。若要而言之,亦不在夜半之与五更,但天气调和,腹中空则为之。闭目叩齿三十六通,以警身中神,毕,以两手煴目大小E兼按之左右,抵耳摩面,为真人起居之法。随事导引,先以宣畅关节,乃以舌拄上愕,料口中内外,津液满口,则咽之,令下入胃,神承之。以此三者三止,是谓漱咽灵液,灌溉五脏,面乃光矣。此之法熟,大体同略,便兀然放神,使心同太空,身若委蜕,情累都遣,然后服之。每事皆闭目握固,唯散气时即展指也。夫握固所以闭关防而却精邪。初服气之人,气水流行,则不得握固。待至百日或半年,觉气通畅,掌中出汗,即可握固。《黄庭经》云闭塞三关握固停,漱咽灵液吞玉英。遂至不饥三虫亡,心意常调致欣昌是也。

陶气诀

陶气诀曰:凡人五脏亦各有气。夜卧闭息,觉后欲服气,则先陶气,转令宿食消,故气得出,然后始得调服。其法:闭目握固,仰卧,倚两拳於乳问,坚两膝,举背及尸,固闭气海中气,使自内向外,耕而转之,呵而出之,一九二九止。是日陶气。讫,还则调之。

调气诀

调气诀曰:鼻为天门,口为地户。则鼻纳之,口吐之,不得有性,作则气逆,逆则生疾。吐纳之际,尤宜慎之。亦不欲自耳闻之,或七或九,令和平也,是日调气。调毕则咽之。夜卧之,不可口吐也。常须在意,意久则调也。

咽气诀

得闭恣也也咽气诀曰:服内气之妙,在乎咽气。世人将外气以为内气,不能分别,作何甚哉!吐纳之士,宜审而为之,气或错性耳。夫人皆禀天地元气而生,身中分之元气而自理。每吐咽则内气与外气相应,自气海中随吹而直上,直至喉中。但惟吐极之际,则转闭口,速鼓而咽之,令郁然有声,汨汨然从左边而下。经二十日,即如水沥坎,闻之分明也。女则右边而下。如此则内气之与外气自皎然别。次以意送之,以手摩之,令运入气海中。气海在脐下三寸也,亦谓之下丹田。初服气人,上脓未通,以手摩而助之,令速下。若气已通流,不摩亦得。一闭口即三连咽,号曰云行,一湿咽谓之雨施。初服人气未通流,每一咽则施行,不可遽至连三。气通畅,然后稍加之,直至於小成一年后始可流通,三年功成,乃可恣服。

夫人气既未通,咽或未下,须以一咽为候。每咽吐极财大鼓口,微用少力,蹙而咽之,务令郁声汨汨而下,直入气海中。如此了然,后为三连咽,则便成也。且此诀要益余身,并深咽之。非久用心者,焉能较量而洞见真理!初服气人及久服未得其妙者,有得此诀,何其幸欤!何其幸欤!轻於传示,必招谴罚。慎之!慎之!每为之,向东,终而复始,准前所为候也。

行气诀

行气诀曰:下丹田后脊二穴通脊脉,上达泥丸。泥丸,脑宫也。每三咽连,则存下丹田中。所纳得元气,以意引之,令入二穴。因想见两条白气,夹脊双引,直上入泥丸,熏蒸诸宫,森然遍下毛发、面部、颈项、两臂及手指,一时而入胸中丹田心也,灌注五脏,却历下丹田至三里,遍尸,经膝踝,下达涌泉足心也。所谓分一气而理,则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之义。亦由天地有泉源,非雷霆动则气不能润荡万物;人身有津液,非咽漱则无以溉五脏,蒙光彩。还精补脑,非交会则不能通而上之;咽服内气非吐纳即不能抽而用之。逆知回薄之道、运用之理所以则天法地也。想身中浊恶结滞、邪气瘀血,被正气荡除,皆从手足指端出,谓之散气。即展手指,不须握固,如此一度则是一通,通则气痞,痞则复调使平,平则复鼓,咽如前也。闭气鼓气,咽至三十六咽,为之小成,为未绝粒。但且至此,即得常须少食,务令腹中旷然虚挣。元问坐卧,但腹空即咽之,通夕至十度,自然三百六十度咽矣!谓之大成,是谓大胎息。如胎息,但闭气,数至一千二百息,亦谓大成。然亦不能炼形易质,纵得长生,尤同枯木无精光也。

又有炼气、闭气、委气、布气诸事,并杂诀要,列於下,同志君子详而行之,万不失一也。

炼气诀

炼气诀曰:服气余暇,入室脱衣,散发仰卧,展手勿握固,梳发令通,垂席而布之,即调气咽之。讫,便闭气,候极,乃冥心绝想,任气所之。过理绝闷则吐之,喘急即调之,候气平又炼之。气通,加至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即令遍身汗出。如有此状,是其效也。安心和气,且卧勿起冲风,乃却老延年之良术也。神清气爽则为之,欲睡勿为也。常为之,不必每日,要独清爽时为之也。十日、五日,一度为之候。《黄庭经》云千灾已消百病痊,不惮.虎狼之凶残,亦以却老年永延是也。

委气诀

委气诀曰:委气之法,体气和平,心神调畅,元问坐卧,则可为之。依门户调气,或身於状,或兀然而坐,似元神识,寂寂沉沉,使心同太空,因而闭十气,或二十气,皆须任气,不得与意相争。良久,气当从百毛孔出,不复吐也。纵有十分气一二也,复调,为、能至十或百息已上,弥加#3候。行住坐卧皆为之,如此勤行,百关开通,颜色润悦,气清而长如沐浴#4。但体有不和便为之,亦必当清泰也。《黄庭经》日高拱元为魂魄安,清诤神见与我言是也。

闭气诀

闭气诀曰:忽有修养乖宜,偶生诸疾,宜投密室,依法布手足,则调气咽之。有所苦之处,闭气以意想经气以攻之,气极即吐之。讫,复咽继之,急气即止,气调复攻,或二十、三十、四十、五十,攻觉所苦之处,汗出通润即止。如未愈,即每日夜半或五更昼日频作意攻之,以差为度。病在头面手足,但有疾之处,则攻之,无不愈者。知心之使气於手足#5,有如神,即功力难言也。

布气诀

布气诀曰:夫用气与人疗疾,先须依前人五脏所患之疾,取方向之气布入前人身中,令病者向方息心静虑。此与布气令其自愈,亦咽气息念求除也,自然邪气永绝。正气布讫,邪风自退也。

六气诀

六气诀曰:六气者,咽、呵、呼、嘘、吹、嘻是也。五脏各属一气,余在三焦。此都包矣。

咽属肺,主鼻,有寒热不和及劳极,依咽吐纳,兼理#6皮肤疮病,有此疾者,则依状理之,立愈。

呵属心,主舌,乾涩#7气不通及诸邪气,呵出之,大热大开口,小热小开口。大小#8须作意,量宜理之,违度则损。

呼属脾,主中宫土,如气微热不和,腹肚胀,满闷不泄,以呼理之,即愈。

嘘属肝,肝主目,如目温热,可嘘以理之,即愈。

吹属肾,肾主耳,腰脚玲,阳道衰,以吹理之,即愈。

嘻属三焦,如不和,以嘻理之。

六气虽各有所管,但五脏三焦玲热极,风邪不调,都属於心,呵之以理,诸疾皆愈,不必用气也。诸家说准此行,可立见功效。

调液诀

调液诀曰:人食五味,五味各归一脏,每脏浊气同出於口。又六腑三焦之气,亦赓此门。众秽总投,合成浊气。每睡觉,浊秽之气自不堪闻,审而察之,知其时候。口中乾苦,舌涩颊热,少津液或咽唾喉中痛不能食,是热也。即须开口呵之,必须依门户出入之。十呵、二十呵即呜天鼓,或七或九,以舌漱华池而咽津液,复呵,察热退止。,但候口中清水甘泉生,即是热退五脏冻也。若口中津液玲淡不受水,即玲状也,即以吹治之法候口中自美,心调即止。《黄庭经》云:玉池清水灌灵根,审能修之可长存。又曰漱咽灵液灾不干也。

饮食诀

饮食诀曰:服气之后,所养有序次,其可食之物,有损有益。有益者,宜可食之,有损者,即可节之,益乃长服。每日平旦食少许淡水粥,甚宜人,理脾气,令人足津液。日中食淡钙赙饪,并佳,及葱蓬羹、糯米、大麦饭、鹿肉作白脯,已上并佳。食后吞生椒三五枚,及先咽气三五咽,消食,引下气,通三焦,和五脏,趁恶气,助正气,特宜长服,辟寒凛暑湿,明目,和中理气,功不可备具。在《太清经》上卷,更有别方妙。忌食十二属、三十六禽,本命父母本属特忌。热蒸饼,乱正气。肥猜肉、生菜,令人脉闭。瓜、枣、栗、芋、菱芙、獐、雁、野鹦,并可食之。不欲其心首脂也,斋戒须总.绝之。天师所种木中之玉,名日南烛草。每丛七十二茎,每茎二十四枝,每枝五叶,应七十二候,五行、二十四气也。江束少室山、南岳、湘江化中,并有之。作饥饭食之佳,作煎亦得,不必依《太清经》中所须,但单南烛草即得。凡食乍可饥,不得令饱,饱即伤心,气难行也。仍忌萝卜羹、生玲辛辣之物,酸滑牯腻、陈硬难消之物,切忌。若偶然食此等物一口,则物所在处,当微微有痛。慎之!慎之!但食软物无虑。

凡服气后,有气下则泄之,慎勿绝,绝即成疾。每朝空腹,随性饮一盏好清酒佳,冬暖之,夏玲亦得,助正气排邪,又不得多,多则昏醉,昏醉则伤神损寿。若遇尊贵,事不得已,则须且饮,但可呵三五下,盏饮并则开口呵十数下,遣够之毒,调理之。常时饮二三升,是日乃可一斗不至於醉,亦不中酒,亦不先食味,亦不退如故。

调护诀

调护诀曰:凡修炼服气休绝之法,不居产房,不升丧堂,六畜死秽,一切杂秽不净中,驴马恶气之物,并不宜闻,况近之乎!.如见不祥臭秽,即须念解秽咒、,不然甚损正气。不意卒然逢遇已上之秽,则速闭气,自取上风,疾过则解之,兼两杯酒以荡涤之,佳。如恶气入,觉不安稳,即须调气逐去,勿留,又恐有逆气,勿使出,则却咽下,更纳气以逆之,当定,以手摩助之,便含椒及饮一两杯酒令散矣。如不散,亦不使和平也,斯必乃食油腻杂犯触正气。用意有省,当知向前所犯,必是忧患房事者,勿再有误也。所服气一年气通,二年气行,三年功成。元气遂凝结玄珠於丹田,纵有犯触,无能为患。日服千咽亦不惧多,即返老还童,转从此也。於是气化为血,血化为精,精化为髓。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脉,四年易肉,五年易髓,六年易筋,七年易骨,八年易发,九年易形,十年之内,三万六千神备在身中,当化为仙真,号日神人。勤修至道,炼气为形,形化为神,神形一体,白日上升。大道灵验,好仙君子,详而学焉。勤修不息,即性开通,五脏相固。《黄庭经》云千千百百自相连,一一十十似重山是也。内气不出,外气不入,寒暑不侵,兵刃莫害,升腾变化,寿同三光,无穷尽也。

休粮诀

休粮诀曰:凡欲休根,但依前勤修。三年之后,正气流通,体实骨满,百神守位,三尸遁逃,如此转不欲闻五味之气,常思不食,须绝则绝,亦复无难。但觉腹空,即须咽气,不问早晚,何论约限,久久自和,节度时候,无烦具言。亦可兼药物。大有服药之人,多不服气,区区终身,唯以药物为务,固未得,亦非上士用心也。《黄庭经》云:百谷之实土地精,五味外美邪魔腥,臭乱神明胎气零,那从反老得还婴?何不食气太和精,故能不死入黄宁。

慎真诀

慎真诀曰:世上之人,率多嗜欲,损生伐命,今古共然。不早备防,悔将何及?《仙经》曰:夫人临终而始惜身,罪定而思迁善,病成而方求其药,天真已散,何可追之?故贤哲上士,惜未危之命,惧未祸之祸,治未病之病,遂拂衣尘寰,摄心归道。道者,气也。气者,身之主.。精者,命之根。爱精重气,然可庶几乎长生矣!《黄庭经》曰:方寸之中念深脏,三神还归老方壮。又曰:长生至慎房中急,何为死作令神泣?忽之祸乡三灵没,但当吸气录子精。寸田尺宅可治生,若当决海百读倾,叶去树枯失青青。此禁养精神之术。凡学长生久视,未有不爱精保气而致也。阴丹百御之道,人莫不知,虽务於气而不绝欲,亦不免危殆。故曰: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道,非道去人。修养君子深宜自省也。夫气者,道也。道者,虚元也。虚元者,自然也。自然者,元为也。元为者,心不动也。心不动者,谓内心不起。内心不起,即外境不入,内外安静,即神妍,神妍即气和,气和即元气自至,元气自至即五脏滋润,五脏滋润即百脉流通,百脉流通即津液上应,津液上应即不须五味。五味止绝,饥渴不生,饥渴不生。三田成体,坚骨实肉,返老还年,渐从此矣。故其气化为血,血化为精,精化为髓。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脉,四年易肉,五年易髓,六年易筋,七年易骨,八年易发,九年易形,三万六千神住在身,化为仙人。是心体玄微,理生不测也。五脏和,津液生,三焦通,气不壅。此谓琼丹,非世问丹也。夫神者,无形之至灵。故神禀於道,静而合乎性。人禀於神,动而合乎情。故率性则神凝,久则神止,扰则神迁,止则生,迁则死。皆情之所移,非神之所使也。夫欲服气,先须静坐,一觉向上想过欲界、色界、元色界,更过太始、太素、太初、太极、太高,想元气下,从顶门入,念至涌泉,端坐记入息,莫记出息。但用一觉,使元气随意而到三丹田,转轮如流水。《王老经》云:元气流通,不死之道。至人可知也,蚩蚩者不足与议。慎之!又曰:胎息守中,上与天连名。大道行之,立得飞仙。秘之!.慎之!保之!

嵩山太元先生气经卷上竟

嵩山太无先生气经卷下

修存诀

凡胎息气者,其道皆先叩齿三十·六通,集诸神,然后转颈一匝,其胎息已,咽喉咽之,如此三通,方以舌内外磨,料取玉津液,满口漱溜,昂头咽之。上补泥丸,下润五脏。

至夜半及五更,展脚握固,展两手,去身五寸,其枕高三寸,闭目依前法咽之。梳洗了,暖取一杯酒饮之。胎息滋六府,酒引气润百关。圣人言:人在气中,气在人中。人不离气,气不离人。人藉气而生,气散人死。人死生之理,尽在气中,但调炼元气,求死不得。王老云:久而行之,求死不得。此之谓也。老君云:甘雨润万物,胎津润百体。《黄庭经》云:昼夜不寐乃成真。上致神仙,下益其寿,在身所有疾病,想气攻之,其疾立愈。其真气逐浊气下泄,即觉神情爽利,器宇冲和。老君曰:灵谷玉英,并在已身。名山大泽,采药服食可以滋助正气,若全使之,即与道有乖。若久服胎息不乱者,自然气圆成真妙,不假羽翼而乃升腾也。

夫胎藏婴儿,握固服元气。握固是天地之问。握者,犹心闭门,邪气不入也。夫婴儿所以握固,在母腹中饮其元气,故号日胎息。合本元气不动不摇,自然不饥不渴也。

学胎元者,若闭气极闷,即微吐其浊气,呵而出之,旋便却闭,常守其元,自然成妙矣。夫人身禀元气所生,还须以胎元补之。故曰:保其元气,是日自然还丹步虚。曰:冲虚太和气,吐纳流霞津。胎息静百关,寥寥究三便。泥丸洞明镜,遂成金华仙。又曰:常念餐元精,炼液固形质。

学道之人,常含元气,抱漱流霞,充灌关府,津润骨节,回凋朽之颓龄,复童婴之怡颜。吐纳改容,若非炼液如此。凡胎息上冲咽喉,用何物为应?以雷呜应候为胎息矣。握固亦常行。夫咽喉下有十二楼,胎息气上通头,咽之,名日补脑之法。秘之!故日饥食太和自然之气,即胎息也。渴饮华池浆,口中津液也。得津液还归溉灌神门,肾宫滋润,玉液甘甜,深宜保之。夫五脏上应列宿,下应五行,常须以清诤保之矣。

慎粮法

慎气法曰:夫气之为理也,纳而难固,吐而易竭。难固须保全,易竭须潜而勿泄。真人曰:学道如忆朝餐,未有不得之者;惜气如惜面目,未有不全者。又曰:若使惜气如一身之先急者,吾少见枯悴也。其於接对言笑,须宜省约,运动呼叫,特宜调缓,触类爱慎,方免损矣。夫人与天地合体,阴阳混气,皮肤骨髓、腑脏荣卫、呼吸进退、寒暑变异之事,莫不同乎二仪五行也。是知天地否泰,阴阳之气乱焉,脏腑不调,经脉之候病矣。因外寒暑之病起於风,因所致者百病起於气。故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从何来?是故须知形神以性和而全之,审内外之病而慎之。

夫人有三丹田,以合三元上中下也。上丹田泥丸脑宫也,其神赤子,字元先,一名帝卿。其神赤衣冠,治上元也。中丹田绛宫心也,其真人字子丹,一名中光坚,其神赤衣冠,治中元也。下丹田脐下气海精门也,其神婴儿,字元阳,一名谷下玄,赤衣冠,治下元也。此三丹田,以应三元,中各有一神,若亏损即气漏精泄,精泄即气散也。夫精者身之根。根者气之位,精全即气全,精泄即气泄,唯精与气须全耳。又云:精能食气,形能食味。夫咽气不得和津液咽之,津液须别咽。若和津液,恐招生风,入腹成疾。咽津液时,须候出息咽之,尤妙也。

嵩山太无先生气经卷下竟

#1养:原夺,据《云笈七签》补。

#2惮:原作『但』,据《黄庭经》改。

#3加:据《云笈七签》当作『佳』。

#4如沐浴:《云笈七签》作『如新沐浴之人』。

#5知心之使气於手足:《云笈七签》作『是知心之所使气,甚于使手』。

#6理:原夺,据《云笈七签》补。

#7乾涩:《云笈七签》作『口乾舌涩』。

#8小:原夺,据文义补。

#9止:原作『心』,据《云笈七签》改。

#10气者身之主:原作『身之主者精』,据《云笈七签》改。

 

 

原创文章,作者:琅环阁主白银会员(VIP),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qingfengguan.com/1875

(0)
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年10月16日 08:17
下一篇 2022年10月16日 08:34

相关推荐

  • 六壬图像

    六壬是占卜术的一种。此《六壬图像》是一套孤本书。全书共二十四卷,分为:十二时辰,十二月,每卷均有12幅工笔重彩方位神煞画像,画像后是解释占卜的内容。此清彩绘钞本,现藏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图书馆。 我们常说”扭尽六壬”,当中的六壬可能就是这本书所言的六壬术数。六壬是由《易经》演变出来的术数,是占卜术的一种。按照占卜的时辰、方位计算,得出一位代表人物,再翻查占卜之事的签文,得出所求之事的指示文字。 …

    资源 2011年8月21日
    06330
  • 从瑶池宫选举看道门衰败

    这几天被梁道长的微博震惊。 清凉山这么一个破旧的道教场所,小时候逛庙会都不太去的地方。竟然被盯上了。一年前梁道长没去的时候怎么不派人去发展一下。是针对梁道长还是仅仅只是摘桃。瑶池宫的今日是梁道长师徒努力的结果,强行摘桃,和黑恶势力有何区别?这就是道教界的行径?道教界有几个正信的人,爱国爱教,拥护党和国家。针对梁道长的用意在哪?道教是本土唯一宗教,一个道协,一个白云观,一次次颠覆人们的认知。被外来宗…

    资源 2019年11月23日
    06840
  • 白云观与《道藏》的收藏整理,国家图书馆藏,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

    《道藏》是道教的经书总集,它是北京白云观的珍贵宝藏,历经失传、再编纂、经板被烧毁、影印出版等多重经历,20世纪50年代被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妥善收藏。如今道教典籍的整理出版得到国家高度重视,编纂《中华续道藏》已列入文化重大工程。 生长于中华土壤中的北京道教,自古迄今与中华民族风雨同舟、和衷共济,在同呼吸、共命运的基础上,积淀了深厚的爱国爱教情怀。 1982年,修葺一新的北京白云观被国务院定为…

    道学资源 2025年1月15日
    0170
  • GJB 9001C-2017《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理解与实施

    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于2017年5月18日发布新版国家军用标准GJB9001C-2017《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以下简称GJB9001C标准),并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军装备质量管理迈入新时代。 GJB9001C标准的发布和实施,是深入贯彻习主席新时代强军思想和中央军委关于装备质量建设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落实新形势下装备质量提升工程的战略部署,是坚持战斗力标准、坚持法…

    其他资源 2025年1月15日
    090
  • 黄帝阴符经

    黄帝阴符经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物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发杀机,斗转星移;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练,谓之圣人。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也。三盗既宜,三才既安。…

    资源 2015年3月27日
    06360
  • 男子因欠香火钱被乱棒打死

    1月6日,台湾高雄发生了一起命案,一名61岁的男子顾某,被人发现满是都是伤,躺在长椅上睡觉,便报警求助。警察到场后发现,顾某已经死亡多时。追查后发现,顾某生前是当地宫庙信徒,因为做法事,欠20多万新台币还不出。女宫主一怒之下伙同另外两名男子施暴。目前3名嫌疑人已被依法送办,案件还在进一步审理中。

    资源 2022年1月10日
    06170
  • 道门修真探秘,让你大开眼界的修行轶事

    文/道教 净乐宫何爷,不饮不食 何爷是30年代到40年代净乐宫的一名老道士。净乐宫坐落在武当山下70余里的均州城里。何爷修功很特别,他不择僻静清幽处,而端端坐在城里的大街上闭目打坐。先是人们当热闹看,可无论人们怎样指手划脚谈论,他总像泥雕一样坐在那里不动。有些人爱逗趣,常常不休地贴着何爷耳朵问话,故意搅他。可人们后来就见他耳朵塞着棉絮,嘴巴上贴上膏药。 净乐宫离当时的县中学、县小学都不远,学生娃儿…

    资源 2022年1月14日
    01.0K0
  • 秋思

    秋思 2006年9月26日 ——廿六日,雨,怅而作 秋雨鸦阳无晴,衰叶连枝望庭。西风玉门不度,初露,初露,红楼遗梦驻。 雁无语趁暖急飞南,丝无过缘何把目沾?醉里尽寻欢。戈罢酒未展。几秋天关,几坯庐山?却道天将寒,天寒莫浸毡。毡浸泪使然。

    武学资源 2006年9月26日
    06800
  • 十四经穴歌

    针灸是中医疾病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法,有悠久历史。至今仍是一种治疗方法。此清代钞本《十四经穴歌》详细叙述人体十四经脉以及穴位,即人体上可针灸之处。本书中前十二经中只有经穴图(十一经脉均有图像与歌诀)。其它二经脉仅有分寸歌。书末还附有四幅图:普照图、反照图、内照图及观音密呪图。 十二经脉在人体中分布在头面、躯干及四肢,故以这些部分及它们的功能而定名。有些以体部或特点为名。有的则以生理功能为名。如手太阴肺…

    资源 2022年10月16日
    05430
  • 名正言顺,道门网获得daomen.com域名。

    2019年4月10日,道门网斥巨资获得daomen.com域名。从此,名正言且顺。我们将择日启用。

    武学资源 2019年4月10日
    0573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