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一档访谈节目中,看到一位记者访谈一座很落寞的道观,采访里面的一位老道人。老道长在采访中说他在抗战年代出生,在他小的师傅,他的师兄与师傅也为了革命下山参战,师傅嘱咐他要一直留在这里,于是他数十年如一日守着道观,从年少到白头,他始终没有等来他们的消息,很可能早已战死沙场。
有人曾说过:处于乱世之中的和尚是闭门躲祸,而道士却会选择主动下山救世。当处于和平年代,和尚为了迎香火而出门,但这个时候的道士已经归隐山林不问世事。直到现在,佛教发展越来越兴盛,还得到了很多人的推崇,而道教似乎却慢慢在销声匿迹,走向衰败。说到这里,肯定有人会问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我们就要从道教的渊源说起了。
道教起源于道家思想。在汉朝时期,在政治上对道家思想还是极力推崇的。所以那个时候的道教很是盛行,在那个时代,道教还衍生出了多个派别。到了北魏时期,道教的兴盛可以说是达到了顶峰,因为第一次有道士在政治上有了极高的权力:寇谦被太武帝封为天师。到了唐朝时时候,国家兴盛,那个时候的宗教发展都非常顺利,其中的佛教尤为突出。但就是发展的太好了,开始向政治渗透。而那个时候的道教经过了几个朝代的酝酿,自然还是要压佛教一头的。
在明朝的时候,道教因为政治积极等因素,发展的还是非常好的。当清兵入关之时,道教为了自己国家,纷纷挺身而出。但那个时候的朝廷已经是强弩之末,所以他们道士是清朝统治者的眼中钉肉中刺。哪怕最后战争已经基本结束,但为了防止骚乱,清兵血洗了无数个道观。道家也是在此元气大伤,差点直接被灭派,剩下道士都是隐居清修一派了。
在抗战时期,国家动荡,在这形势危急时。那些隐居山林的道士也再次出山挺身而出,成为了抗日战争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相对于道教,佛教在历史上并没有经历过多大的动荡,兴盛的时间远长于道教。而就是这渊源的文化也是中国历史的一种体现,就算是到了如今,在繁华都市依然能看到僧人的影子。
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现在拥有3万座寺院,僧人已经超过了20万,而道观却不到一万座,道士只有3万,相比之下在数量上差了好几倍,道教发展明显不如佛教。
在宗教信仰上看,因为佛教传达的是普渡众生。常常举办广纳教众的推广活动,僧人出门讲经、传法是一种修行和习俗。而在当下这个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时代,因为精神心理与物质上的巨大差距,佛教给人的解脱感和心理安慰是受很多人追捧的。追捧的人多了起来,香火也多了起来,自然又便于扩建寺庙广纳徒众,如此往复,佛教就越来越兴盛。
道教注重的是个人清修,远离城市中的喧哗嘈杂,而且道士也喜欢隐居山林,不问世事,求的是长生或成仙,不利于传播。因为这样,道教自然得不到风靡。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qingfengguan.com/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