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久远的医学传承——道医

 

中医学发展到现在,可以说经历了道医、儒医、术医三个阶段。道医,是指医家所依托的哲 学思想以道家道教文化为主;儒医,是指医家所依托的 哲学思想以儒家文化为主;术医,是指医家所依托的哲学思想以西医哲学为主,以西医学为参照。可见,所谓的道医、儒医、术医其实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医家, 一是指医学思想。

道医阶段:

以《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为标志,以黄帝、岐伯、扁鹊、淳于意、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为代表。

《黄帝内经》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

黄帝内经颇多“真人”、“至人”等论述。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神农本草经》体现仙道思想的药学著作,其中收入药365味,以合周天365日,药分三品,上品药声称有延年登仙之效。如神农本草经疏提到。“仙人”11处,“仙经”10处,“神仙”39处,“仙方”4处,仙药”5处。

“替仙人道士靡不悉由药道以济群生。”

“仙经谓:药即火,火即药,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可见,无论是《黄帝内经》,还是《神农本草经》,都是 以道家思想为基本医学哲学的,所以才以真人、神仙为凡人追求的最高境界,才把有利于养生的方药称为仙方仙药。

历代道教名医辈出,有十道九医之说法。

孙思邈:道士,著作《千金要方》。《大医精诚》被誉为是“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孙思邈被誉为“药王”“孙真人”。

葛洪:道士,著作《肘后备急方》屠呦呦的青蒿素来源于此: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陶弘景:道士,编写《肘后百一方》、《本草经集注》、《陶隐居本草》、《药总诀》。

董奉:道士,后世称颂医家“杏林春暖”之语,源于董奉行医不取钱物,愈后患者种杏林。

傅青主:道士,著作《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

这个学派的中医学最显著的特征是:以道论医,追求长生久视,成仙证真。道家医学和中医学没有区别只有联系,不是以道家为侧面而是以道家为正面,带着浓郁的抹杀不掉的道家文化色彩, 因此可以说,中医学的第一阶段是道家医学阶段。换言之,中医学的初始阶段就是道家医学,这是不会因为后 来者给中医学冠上什么另外的名称而能改变的事实,是由中医学的第一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和第一部药学经典《神农本草经》的基本内涵打下了 “道”的深深烙印所决定的。

儒医阶段:

以金元时期河间学派与易水学派学术争鸣为标志。河间学派由刘完素所创立。易水学派由张元素创立。

刘完素出生于北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其代表作《素问玄机原病式》“程道济序略” 中记载:

守真先生者,本河间人也。姓刘,名完素,字守真。夙有聪慧, 自幼耽嗜医书,千经百论,往往过目无所取,皆谓非至道造化之用。因披玩《素问》一经,朝勤夕思,手不释卷⋯⋯一时于静室澄神晏坐,沈然毕虑,探索难解之义,神识杳冥,似寤寐间,有二道士自门而入,授先生美酒一小盏,若椽碗许,咽而复有,如此三二十次,咽不能尽。二道人笑日:如厌饮,反吐于盏中。复授道者,公众号道教之家倒于小葫中。道者出,恍然一醒,觉面赤酒香,杳无所据,急于内外追之不见,而后因至心灵大有开悟。此说几乎诞妄,默而不言, 以仆为知言,先生故以诫告。与夫史称扁鹊遇长桑君饮药,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亦何异焉。因著医书《内经运气要旨论》、《医方精要宣明论》二部,总一十七万余言,精微浩汗,造化详悉,而又述《习医要用直格》并药方,已板行于世。外又作《素问玄机原病式》,并注二万余言。

从上文可见,刘完素的师父是“二道士”,刘完素的医学是得自道教仙人所授,其教授的方法也神仙化,喝了仙酒“而后因至心灵大有开悟”。因此,刘完素医学为是道医。

而略后于刘完素的张元素是易水学派的创立者,《金史》本传云:

张元素,字洁古,易州人,八岁试童子举,二十七试经义进士,犯庙讳下第,乃去学医,无所知名。夜梦有人用大斧长凿凿心开窍,纳书数卷于其中,自是洞彻其术。河间刘完素病伤寒八日,头痛脉,呕逆不食,不知所为,元素往候,完素面壁不顾,元素日:“何见待之卑如此哉!” 既为诊脉,谓之日:“脉病云云”。日:“然”。“初服某药用某味乎?” 日:“然”。元素日:“子误矣。某味性寒下降,走太阴,阳亡汗不能出,今脉如此,当服某药则效矣。” 完素大服,如其言遂愈。元素自此显名。

通过这则材料可以看出:其一,张元素是“进士” 学医,是个儒医;其二,道医从开始“面壁不顾” 到后来“大服”儒医。这说明了道医、儒医开始是有冲突的,后来以儒医胜利而结束。

张元素的著述以及有关他的记载并不多,但从他的弟子,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的李东垣身上,也可以看出比较典型的儒医风范。

李东垣的从医是由“孝”之触动, 由于母病不治, “痛悼不知医而失其亲”,故“力学以志吾过”。可见李东垣志本不在医、也不在道,他出身名门, “且有“不小” 的“昂耸之志”,此“志”最大可能是习儒为官而非学医修道。如东垣二十二三岁曾“进纳得官,监济源税” ,即是力证。

稍后于刘完素、张元素的张从正是“攻邪派” 的开山祖师,他提出“医家奥旨,非儒不能明。药裹酒食,非孝不能备也。故日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似乎以儒医自居,但论其医学实践,却与道医学有着血脉联系。其著作《儒门事亲》用道教法术治病的医案里有20余则。如卷五“鱼刺麦芒五十六”:

“夫鱼刺、麦芒、一切竹木签刺咽喉,及须发惹伴在咽嗌中,不能下者,《内经》曰:“不因气动,而病生于外。”可用《道藏经》一咒法治之。咒日:“吾请老君东流顺,老君奉劝摄摄摄法毒水。吾托大帝尊,不到称吾者,各各现帝身,急急如律令。奉敕摄。” 一气念遍,又以左手屈中指、无名指作三山印,印上坐净水一盏,右手掐印文, 作金创印。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左手象地,右手象天,虚挽虚卓,九次为定。左足横,右足竖,作丁字立。如作法时,望日月灯火,取气一口,吹在盏内。此法百无禁忌。用法之时,以正神气是也。如所伤物下,不可便与米汤、米饭吃,恐米粒误入疮口中,溃作脓也。姑以拌面羹养之数日,可也。”

可见,作为医学改革家的张从正,其对医学的改革突出体现在援儒革道上,他是中医学从道医向儒医转化阶段的典型和关键人物之一。

在金元几大名医家之中,朱丹溪是最特殊的,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他本是理学中人,年轻时曾师从金华朱学的著名学者许谦,后听命于师嘱,并有感于师之病痛,乃慨然从医,从而期望“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一于医致力焉”。

朱丹溪是位儒医,但需注意的是:此儒不同于先秦时期孔孟之儒,而是宋明新儒学。宋明新儒学本质上是三教合一的哲学思想。

在金元时期,道医阶段逐渐发展为儒医阶段。这一点在金元四大医家表现得尤为突出。

如按照著名的金元四大家出生前后,分析其生平及其学术思想可以看出:

刘完素是金元四大家之首,出生于北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代表作是《素问玄机原病式》,刘完素是个纯正的“道医”。

张从正出生于金贞元四年,公元1156年,代表作是《儒门事亲》,张从正是比较典型的援儒革道者,一方面他极力让自己“儒医” 化,另一方面却不可避免地以道为根本。从张从正的生平和学术,我们可以看到中医学从“道医” 向“儒医” 转化的缩影。

李东垣出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年,公元1180年,代表作《脾胃论》,从他的生平和学术思想看,他的“道医”特色比较淡了,几近于“儒医”。但其“突破脏腑五行用药,创立四气调神辨证” 的学术思想却有着只能用“道医” 才能吞吐的内涵,因此是位“根儒向道” 者。

朱丹溪出生于元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代表作《格至余论》,《格至余论》的书名来源于宋理学“格物致知”之意,可见朱丹溪从表面上看是个“儒医”,但考其学术思想“相火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以及他的养生观点等,则处处以道论医。因此,朱丹溪具备融摄儒道的本质。

从金元四大医家与道家道教的关系可以看到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

纯正道医刘完素——援儒革道张从正——根儒向道李东垣——融摄儒道朱丹溪,从中正可看出中医学从“道医” 向“儒医”转化。

而弃道从儒却是无法自圆其说的,所以朱丹溪运用宋理学三教合一的优势而成为大家之中的大家。

必须说明的是,我们所谓的道医、儒医的阶段之分,并不是绝对的,而是指在该阶段是以道医为主流,还是以儒医为主流。事实上,在道医阶段,也有儒医,如张仲景;在儒医阶段,也有道医,如孙一奎。但各阶段的个别现象不代表主流思想,就中医学总的发展趋势而言,在金元时期,道医阶段逐渐发展为儒医阶段。

术医阶段:

术医阶段,整个中医学的研究方向、发展趋势逐渐“西化”,背道求术,弃道崇术是其特点。如现在的中医院校的本科教材,中医院校的必修科目等都少不了西医内容。原中医局局长、“新中国中医事业奠基人” 吕炳奎先生1984年7月在《中医亟待抢救》一文中列出如下事实:

中医学院的中医课成分少,学生无法学成中医,课堂上老师讲一点,一下课就把精力集中学外文和西医课,有的人还吹冷风鼓动学生不要学中医。在实习时,没有好中医带,中医学院里学西医多,学不到中医。中医大学生,学习中医的时间,实际不到两年,又难专心致志,怎么能学成中医?中医学院大批毕业生无人要,分配不下去。主要原因是中医单位少,西医又占了多数,要西医不要中医。西医院里的中医科,宁可把老护士等塞进去抄抄方,变成中医,也不要中医毕业生。

中医单位的西医多于中医,中医院实际上是西医院或叫中西医结合医院,真正的中医院,全国只有几所。

术医阶段的中医论病论证、处方用药几乎都离不开西医西药。这主要是由于西医学的冲击和影响所致。中医学发展到现在,对传统有扬有弃固然难免,关键是扬弃得是否合理?如果说,中医学是以“道医” 为基本的话,我们认为中医学的发展事实上离其基本越来越远。这种背离基本的发展扬弃实在令人不安,而这种发展陷入困境也是必然的。纵观中医学发展史,每一次大发展都是立足于基本,而取得重大理论突破。中医学需要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而不是修修补补,更不是用西医的一套理论方法来论证中医学具备合理性。中西医结合大家张锡纯的代表作《衷中参西录》, “衷中参西“,不是“全盘西化”,中医学的现阶段发展主要要在“衷中”下工夫,让西医理论方法在发展中发挥“参” 的作用。

中医学的根本、原理从哪里寻找呢?应该在道家。

(一)第一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第一部药学经典《神农本草经》,其学术思想上升到哲学层次,是在道家思想的指导下完成的。推而演之,道家道教思想是中医学的哲学思想。

(二)历史上的大医,其理论突破性的建树无不是在道家道教思想的指导下完成的,如刘完素的火热论是根据运气学说推演而来,朱丹溪的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是根据《太极图说》推演而来,郑火神的学术思想也是源于其对阴阳气化的独特体悟,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三)唯有医学和道家是以生命为本位而展开研究的。道家为追求长生,对生命的亲身体悟和实践是中医学中最宝贵最具价值的部分。如果说中医学有临床实验的话,可以说率先勇犯险难,义无反顾、舍身求“法” 的正是道门中人。

明晰了中医学上述三个发展阶段,我们不难看出中医学与道家医学的关系。

道家医学是中国中医学的一个发展阶段且是最初阶段,道家医学是和儒家医学、术医相对而言的,儒医是援儒革道的结果,术医则是援“西” 入“中” 的结果。

而就其本质而言,道家医学是中医学的根本。明晰了这些,我们也能看出,所谓的道家医学和中医学的区别其实颇多含糊。如果说有区别,只能说,道家医学与儒家医学、术医的区别,而这些区别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道家与儒家,西与中的区别所决定的。

道医学大致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

核心部分是仙药、本草、医方、针灸等,大致范围相当于世俗的中医学和中药学。

道医学的中层部分是导引、按摩、气法、辟谷、房中、存思、饮食疗养及起居禁忌等,这是靠自我摄养和调谐精、气、神来防病抗病的技术。

道医学的外层部分是符水、药签、祝由、祭祀、斋醮等调整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的治疗方法,具有强烈的宗教特征。

道医学是一种社会医学,重视调节人的社会关系和心理因素,这是它的特征之一。道医学另一特征是带有宗教性和人神交通的巫术倾向。道医学还有一些特征,那就是它重养生、重预防,将医药同人的饮食起居结合起来。以上都体现了道医学区别于世俗医学的特色。

广义的道医学包括道家医学与道教医学。狭义的道医学指的是道教医学。道教医学是相对于中医学的两个发展阶段儒家医学、术医而言的,是道教为追求长生成仙,在内修外养过程中,积累的医药学知识和技术。

清风子的头像清风子

相关推荐

  • DaoMind——Tai Chi Classes

    INTERNAL ARTS | ALASKA, CALIFORNIA, NEW YORK, AND TAIWANhttp://daomind.com/

    分享 2021年12月29日
    6780
  • 金丹四百字

    经名:金丹四百字。一卷,题张平叔撰,黄自如注。张伯端为北宋人,黄自如为南宋人。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玄部。 金丹四百字并序 天台紫阳真人张平叔撰 吁江蕴空居士黄自如注 七返九还金液大丹者,七乃火数,九乃金数,以火炼金,返本还源,谓之金丹也。以身心分上下两弦,以神气别冬夏二至,以形神契坎离二卦。以东魂之木,西魄之 金,南神之火,北精之水,中意之土,是为攒簇五行。以含眼光,凝耳韵,调鼻息,缄舌气,是…

    分享 2022年10月16日
    5800
  • 宝鸡市道协召开五届二次理事会议

    3月29日至30日,宝鸡市道教协会五届二次理事会议在龙门洞道院召开。宝鸡市道协相关人员、各县道协主要负责人及宫观负责人等50余人参加会议。宝鸡市民族宗教事务局、陇县县委统战部负责人等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宗教教职人员管理办法》《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讨论通过了《宝鸡市道教协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方…

    分享 2021年4月2日
    7780
  • 古代帝王信奉的多是道教,而为何百姓却信奉佛教?

    在我国民间有着许多宗教,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佛道两教。道教是我国本土教派,而佛教则是属于外来教派,按理说本土宗教的名气应该最大,对民众的影响力也最高。但事实上佛教对人们的影响才是最大的。 特别是在古代的时候,古人们信奉的大多数是佛教,只有少数人信奉道教。不过,这少数人却是一个特殊群体。古代帝王往往信奉的是而道教,而非佛教,但是民间却正好相反,信佛而非道。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难道其中有什…

    分享 2019年11月12日
    8050
  • 老少皆宜的“蹲墙功”

    蹲墙功 全称“面壁蹲墙松腰法”,长期练习可增强体质、抻拉脊柱、平衡气机、调理脏腑,达到筋柔骨强的效果,同时畅通督脉,生发阳气,有助于缓解经络不通、气血不顺所致的各种疾病。长期坚持练习蹲墙,左右气机不平衡的病态也能得到调整,可以纠正脊柱偏歪,能使身形端正挺拔。 动作步骤 面对墙壁,两脚并拢,平铺于地,脚尖靠近墙根,周身中正,两手自然下垂,两眼轻轻闭合,全身放松;下蹲时,低头含胸,两肩前扣,腹部肚脐回…

    分享 2024年4月10日
    3480
  • 仙佛奇踪

    此套书《仙佛奇踪》共四册,含:消摇墟、寂光镜各3卷,长生诠、无生诀各1卷。其中《消摇墟》绘录道家诸仙63位,《寂光镜》绘录佛家列尊61位,每图后附文字简介,反映明人奉道近佛风气,其中插图有明代徽派版画风格。此套大致为明万历30年(1602)序刊本。 此书又被称为《月旦堂仙佛奇踪合刻》,其多为里巷传说,世俗之谈,故《四库全书总目》视之为“荒怪之谈”,而附于小说家类之中。四册内容简介:第一册,消摇墟(…

    分享 2022年10月16日
    4820
  • [E0032]内丹养生功法指要

    内丹学虽号称仙学,却与一般宗教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不以迷信骗人,惟重人体的实验。丹经中的“神仙”等字眼,只是一种比喻,它的确切含义是指那些修炼内丹功法取得成效的人。内丹学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口号,实际上要与造物主争权,要夺天地造化之功,要在人体内模拟宇宙反演之道,要做大自然的主人。王沐编写的这本《内丹养生功法指要》即为内丹养生功法指要,内中收录了数篇养生文章。

    分享 2022年1月1日
    6520
  • 一部丹诀全旨,只是心息相依,大定真空而已,大小周天只是个名称

    大小周天功夫,练气功者没有不知道的,它可以用来证明练功效验和层次。 为了迎合初学者追求大小周天的迫切愿望,因此一些好事者制造出了所谓的“速成小周天”等法,标榜“速成”,宣称数日或数小时可通。究其实质,不过意念通之,追寻气感,凭空想象,被幻象惑以为真实。因无物质基础,终为水中月、镜中花罢了,流弊百出。 徐海印,民国年间从学于西派第三代体真山人汪东亭,尽得真传,著有《天乐集》。今就海印子所论“小大周天…

    分享 2023年12月5日
    4120
  • [E0064]道教典籍选刊_中华书局

    道教典籍选刊是中华书局出版的一套大型古籍整理丛书。 中华书局最初于1960年和1981年先后独立出版了王明的《太平经合校》和《无能子校注》,及至1982年在《古籍整理出版规划(1982—1990)》中提出「拟选出一部分与研究哲学思想史关系较密切的,加以点校、注释,编为《中国道教典籍选刊》。」于是王明的《太平经合校》和《无能子校注》被纳入为「道教典籍选刊」首两部作品,而直至2018年初已经陆续出版了…

    分享 2015年5月29日
    6010
  • 西安市临潼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

    西安市临潼区疫情防控指挥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 通告 为应对当前严峻复杂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确保我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疫情防控有关规定,经省、市专家和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综合研判,决定在我区设立4个管控区域,现就有关措施通告如下: 01 管控区范围 1.主城区:秦陵路沿线以西,窑村路、芷阳五路沿线以东(不含度假区区域),骊山山脚线以北,陇海线与秦汉大道以…

    分享 2022年4月9日
    6690
联系我们

最新联系方式

邮箱:info@daomen.net

微信:colddao

电话:13909185601

QQ:9752390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