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根本不能治疗癌症!数万中医高喊“请还中医一个公道!”

中医药作为中华几千年的传承瑰宝,经久屹立不倒,然而走到现在,社会中对中医、中药有不少的争议。他们有的人盲目崇拜“老中医”,有的则认为中医根本不能治病,尤其是在治疗癌症领域,很多人对中医嗤之以鼻。

不得不承认,现在人们想要寻找一名好的中医实在太难,社会上不少打着老中医旗号,鼓吹御用秘方产品的骗子将中华医学这汪水给搅浑了,导致大量不看好中医的负面评论在信息时代炸锅。

中医能否治疗癌症?不偏执,不绝对!
中医到底能不能治病?我说:“当然能!”否则岂有“华佗在世”、“妙手回春”之说。中医到底能不能治疗癌症?当然亦能,那么多被西医放弃的晚期癌症患者被中医治好就是切实的佐证。

只是,世事无绝对,我们不能盲目崇拜“老中医”,更不能摒弃中医药。道理很显然,岂有靠中医便能世间无疾无死者?即使是西医保健品,吃多了也会伤肝伤肾呢!岂有面面俱到者。如若只是推崇西医治癌,而否定中医可以治疗癌症,那么请问西医在治疗癌症领域如此广泛,那么被西医完全治愈的比例又有多少呢?癌症被有的人称之为是绝症,也有人认为癌症属于世界难题,这样的观点又是从何而来呢?

我完全认可西医在医学领域的成就和贡献,但不能因此就对中医的成就和贡献视而不见。我推崇中医,只是因为身为医者,我了解中华医学的博大精深;正所谓“医者仁心”,我也只是希望患者能够正确看待中西医,不偏执,不绝对!能治病,能给患者一线生存的希望,能减轻患者病痛的医疗就不应当被放弃;至于那些无聊的键盘侠,我无意多言,只要他们在咒骂中医之后感觉自己开心了就好。

中医如何治疗癌症?

中医治疗癌症自古就有,只是那时候是癌症不叫癌症,在不少古代遗留下来的医疗文献和一些祖传验方中,早有关于癌症病因、病名以及治疗方法的记载。如:乳岩(乳腺癌)、舌岩(舌癌)、肾岩、男岩、女岩……瘿瘤(即淋巴癌或转移癌)、鼓胀(癌症并发腹水)、我们常在电视剧中听到的恶疮(皮肤癌)等等。

中医治病讲究找内因,辩证看整体,以人为本,全面调治。从理论上来说,如果病根不除,癌症复发是早晚的事情。为什么那么多通过手术切除肿瘤的患者复发了,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将癌细胞比作为“种子”,那么癌症就是枝繁叶茂的“大树”,人体内环境则是“土壤”。“种子”埋在“土壤”中,时机成熟便可生根发芽,然后逐渐生长成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手术好比砍掉大树的斧子,即使是挖去发达的根系,只要“肥沃”的土壤还在,“种子”还有,就随时可以再次长成参天大树,砍也砍不完。

中医在对待“大树”的问题上,并不一味强调拔除“大树”,而是从改变“土壤”的质地进行着手,将“土壤”调节为不适合“种子”生长的“土质”,即便是有再多的“种子”,也只能埋于“地下”。

治疗癌症,中医扮演了什么角色

癌症的发病归根结底是因为人体本身内环境的不良改变引起的。无论是西医中对癌症产生的解释是癌基因突变,还是正常细胞恶变都证明了癌细胞不是外来的,这与中医癌症病机是不谋而合的。

既然癌细胞不是外来,它可能人人有之,那么治疗的办法就不一定是非要将其清除于人体。人患癌是人体内部环境恶变的一种表现,它与其他疾病的病机没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就在于癌症前期几乎无征兆,后期却又来势过于凶险。

人体时时刻刻都在遭受细菌、病毒、辐射等伤害,在中医中可以统称为“风寒湿邪”,但人体有一个强大的系统可以帮助我们抵御伤害,帮助我们修复伤害,那就是免疫系统。当人体免疫系统受损持续低下的时候,机体便无法抵抗外界对我们造成的伤害,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恶疾。

既然癌细胞不是外来,既然我们免疫系统可以自我修复,那么如果将自身的免疫系统进行恢复,就可以对癌细胞进行扭转,身体就可以进行自我修复。我举过多次的例子,如有人感染治癌病毒后,医生会建议定期随访,为什么随访?原因在于,当患者免疫功能强大时,可以自我清除这些有害病毒;当患者免疫力低下时,就会持续感染,可能造成病变。

道理很简单,为什么推崇中医,因为中医是目前唯一能有效根据患者身体素质进行调理内环境的方法。中医讲究辩证施治,通过调整平衡、扶正祛邪等方法提升人体抗病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而手术、放化疗、靶向药等方法皆是破坏人体免疫力的治疗方法。我非常认可这些西医治疗方法在短期内能将肿瘤清除体外或是将肿瘤体积减小,但对人体的伤害也是不可估量的。后期这些被治疗再复发的癌症患者比比皆是,当然没有复发的也不在少数,背后的原因还是归根于患者自身身体素质的强大与否。

我只是陈述这样的理论事实,当然对于病情非常危急的癌症患者,我也说过建议先做手术切除等西医治疗。中西结合也已经被众多医学界人士所认可,在临床中,通过西医治疗,再辅以中医中药调治的癌症患者其10年生存率可以提高约15%左右; 在有关医学研究中发现应用中药,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降低患者复发转移率以及延长了患者生命年限等。目前,中国大力提倡中医,种种事实都无不说明:中医能治病,治癌。还是那句话,不是中医不能治癌,只是你没有遇到可以治疗癌症的好中医。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子白银会员(VIP),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qingfengguan.com/1686

(0)
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19年10月26日 17:54
下一篇 2019年10月28日 20:21

相关推荐

  • 道藏网并入道门网

    道藏网(daozang.org)并入道门网。 道门网 2019-6-7

    武学资源 2019年6月7日
    05080
  • 为何说西山派经典才是真正的丹经

    为何说西山派经典才是真正的丹经 作者:天地闲人​ 一、西山派经典内容 西山派丹经有:《钟吕传道集》、《灵宝毕法》、《西山群真会仙记》、《修真太极混元图》、《修真太极混元指玄图》,另外,《道枢》简写丹经中:《华阳篇》、《肘后三成篇》、《修真指玄篇》等也是西山丹派经。 西山派丹经实际上非常丰富,特点比较鲜明:一是理论也比较统一,观点明确,没有受到三教合一思想的污染,不像其他丹经已经鱼龙混杂,很难分清真…

    资源 2022年1月8日
    08840
  • donate小工具

    捐助本站donate HTML: <img src=”/data/image/juanzhu.jpg” /> 版块列表:侧边栏,1

    武学资源 2019年6月20日
    04830
  • [E0074]梦林玄解

    此《梦林玄解》是一本关于梦占的类书。题宋邵雍编撰,明陈士元增刪。内含梦原、梦论、梦禳各2卷,梦占23卷(含天象、地理、人物、形貌、政事、什物、栋宇、服饰、蕃彚、飞走、珍玩、文翰、名数部 )。此为本大致为明崇祯九年(1636)刊本。我国传统的梦占文化是在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对梦的研究成果,《梦林玄解》记录了明朝以前各朝各代的梦例,可谓中国古代梦的全书。何栋如在序中称这本类书原为葛洪所作,经过邵…

    资源 2013年2月11日
    08150
  • [E0073]三才发秘

    此《三才发秘》清陈雯撰。此书包含星卦、命理、风水等内容,分天部2卷(天部原理、天部选择),地部3卷(地理理气、地部形法、地部阳宅),人部4卷(人部禄命、人部五星、人部河洛、人部皇极),绘有星宿、宅位、命理等图。此为德星堂宝翰楼藏板,清康熙年间刊本。 注:此PDF文件包含分卷书签。十行二十一字。钤印:「陳雯之印」、「畊山」等。— 文件名:三才发秘.天部2卷.地部3卷.人部4卷.清陈雯撰.德星堂宝翰楼…

    资源 2012年4月19日
    07210
  • 网站快照留存20130622

    网站2013年6月22日快照留存:

    武学资源 2013年6月22日
    01.2K0
  • [E0013]庄林续道藏

    《庄林续道藏》:二十五册,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年影印出版。美国学者迈克尔·萨梭(中文名苏海涵)编。全书收载104种道书,系台湾北部经常使用的道经,其中相当多是符箓科仪道经,不少为手抄秘本。 该书按科仪及使用的经典分为四部分:一是金箓,收录记述金箓五朝斋醮的道经,50卷;二是黄箓,所收为记述灵宝、度亡、炼度、血湖等道经,19卷;三是文检,为符咒秘诀一卷道经,10卷,其第一卷是华山道士吴景春…

    资源 2016年5月13日
    09410
  • 戈国龙:论内丹学工夫论中的“炼丹三要”

    论内丹学工夫论中的“炼丹三要” 戈国龙 摘 要:内丹学工夫论的一个重要的主题是“炼丹三要”,即内丹修炼功夫的三个要素:炉鼎、药物和火候。本文综合考察内丹学文献中的相关材料,对道教内丹学“返本还原”理论视域下的“炼丹三要”做了具体的文献疏释与理论分析,是作者道教内丹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之一。 关键词:炉鼎;药物;火候; 原文载于《世界宗教文化》2021(03)期,文章内容有删节 内丹学工夫论的一个重…

    资源 2022年1月16日
    06840
  • 太清元道真经——《炁体源流》

    太清元道真經​ 太清元道真經序元道者,玄元之上道,黃老之心秘也。元和中,孟謫仙降世,其胎親皆積至誠醇厚,謫仙又至慈敦孝,先感東山陶大通君,先示死生之變,因命執本根焉。本根即元道也。次感南統樊大君,戊戌歲降之,口授此經。故皆大紀樞要,直指長生久視之道,蓋黃庭云至道不煩矣。 元道上篇元道者,老君無上之道也。老君曰:其道有三,上中下也。黃庭道有上中下也。諸道各有三,皆其次也。老君中道與黃庭上道比之,道有…

    资源 2019年10月3日
    01.0K0
  • [E0002]道藏辑要

    《道藏辑要》继明《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之后收书最多的道教丛书。纂辑者有二说:(一)清末贺龙骧校理《重刊道藏辑要》谓此书系清康熙(1662~1722)间彭定求撰辑;(二)《道藏精华录》称此书系蒋元廷编纂于清嘉庆(1796~1820)年间(经考查,以此说为是)。后书板被焚,书亦留存甚少。光绪十八年(1892),四川成都二仙庵住持阎永和首倡重刊,至光绪三十二年刊成《重刊道藏辑要》,板存成都二仙庵。…

    资源 2015年6月13日
    0737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