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内日用妙经

经名:太上老君内日用妙经。一卷。作者不徉。底本出处:明《 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

太上老君内日用妙经

夫日用者,饮食则定,禁口独坐,莫起一念。万事俱忘,存神定意,口唇相牯,牙齿相着,眼不视物,耳不听声,一心内守,调息绵绵。微微轻出,似有如无,莫教问断,自然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口内浴津自生,灵真付体,自知长生之路。十二时辰,常要清静。灵台无物为之清,一念不起为之静。身是炁之宅,心是神之舍。意行则神行,神行则炁散。意住则神住,神住则气聚。五行真气,结成刀圭,自然身中有声,行处坐外,常觉身体如风之行,腹内如雷之鸣,阵和气透,酝酬灌顶,自饮刀圭耳。听仙音无弦之曲,不抚而自声,不鼓而自鸣,神炁相结,如男子怀孕,得观内境,神自言语。是虚无之宅,与圣同居,炼就九转,结成大丹,神自出入,与天地齐年,日月同明,脱离生灭矣。每日休教有损失,十二时辰常要清静。炁是神之母,神是炁之子,如鹦抱卵,切要存神养炁,能无离乎?妙哉,玄之又玄。人身中有七宝事,为富国安民,精炁血满也。精是水银,血是黄金,炁是美玉,髓是水晶,脑是灵砂,肾是砗磲,心是珊瑚,此是七宝,归身不散,炼就大药,万神尽登仙矣!

老上老君内日用妙经竟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qingfengguan.com/archives/1834

(0)
上一篇 2022年10月11日 下午12:29
下一篇 2022年10月11日 下午12:32

相关推荐

  • 白岩松:恢复饥饿感,极其重要

    对于很多人来说,如今最大的问题不是饿,是饱。 1978年,我10岁,第一次来到北京。我、我妈、我哥来到这儿之后,住哪儿呢?住澡堂子。接下来就是吃,那才是印象最深的。 在每一个能吃饭的地方,饭点儿都要排队。每一个坐着吃饭的人的后面,都站着两三个等待的人。1989年我大学毕业后,去房山周口店锻炼整整一年。那一年,最深刻的记忆就是饿。 原来我们一到晚上就要运动,周口店也有乒乓球台子,但那时不敢运动。因为…

    2022年10月7日
    05660
  • 帛书《道德经》第一章 详细解读 学习圣贤智慧

    原文: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有玄,众眇之门。 译文:关于规律,具体的某种规律不是恒常不变的规律。关于定义,具体的某种定义不是恒常不变的定义。 无法具体定义,无形变化的气,那是万物内在本质的开始。可以具体定义,有形相对不变的物质,那是万物外在形态的母体。所以处在无形变化的状态…

    2023年4月15日
    05190
  • “师兄与师傅下山抗日,至今未归”的道教,为何没有佛教受欢迎

    曾在一档访谈节目中,看到一位记者访谈一座很落寞的道观,采访里面的一位老道人。老道长在采访中说他在抗战年代出生,在他小的师傅,他的师兄与师傅也为了革命下山参战,师傅嘱咐他要一直留在这里,于是他数十年如一日守着道观,从年少到白头,他始终没有等来他们的消息,很可能早已战死沙场。有人曾说过:处于乱世之中的和尚是闭门躲祸,而道士却会选择主动下山救世。当处于和平年代,和尚为了迎香火而出门,但这个时候的道士已经…

    2020年8月22日
    06440
  • 佛教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信?

    佛教是当今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是信徒最诚恳历史遗留最久传播最广的宗教,起源公元前6世纪以前,距今约2500-2600多年。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信仰佛教?它的本质是什么?查阅了诸多资料,回答最多的是以下几种: 一、与其他不同,佛教没有“神创论”理论,否定所谓“第一推动力”,而是建立在甚深“缘起”理论之上。这与现代科学精神不谋而合。唯物辩证法所讲的“普遍联系”,与佛教缘起理论有相通之处,“普遍联系”只是…

    2024年12月3日
    0850
  • 道教小知识:我命由我不由天

    道教养生的主体精神,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我命在我不在天”。在道教中,不管是道教的教义还是打坐修炼、炼丹服食、行气导引,无不在体现这种精神。道教经典书籍不管是《养性延命录》还是《真气还元铭》、《悟真篇》都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养性延命录》在陈述了“我命在我不在天”这个基本命题时还有所发挥:“夫形生愚智,天也;强弱寿夭,人也。天道自然,人道自己。” 而《悟真篇》则从金丹修炼的角度来阐述:“一粒灵丹吞入…

    2019年5月28日
    09700
  • 质量问题80%出自管理层,只有20%的问题源于员工

    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美国质量管理大师威廉·戴明博士在提出“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这一理念之前,早期的质量管理仅限于质量检验,仅能对产品的质量实行事后把关。 威廉·戴明的这句质量名言指出,只有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严格按照生产工艺和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如果忽略过程控制,只靠检验,是不可能保证产品质量的,因为质量检验,只能剔除次品和废品,并不能…

    2022年6月18日
    07470
  • 《骊山》 杜甫

    《骊山》 杜甫唐代 杜甫骊山绝望幸,花萼罢登临。地下无朝烛,人间有赐金。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万岁蓬莱日,长悬旧羽林。

    2022年9月12日
    09110
  • Tao sexperience

    Home

    2022年9月23日
    06210
  • 太上老君内丹经

    经名:太上老君内丹经。一卷。不着作者。底本出处:明《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 太上老君内丹经 老君日:夫学长生久视、不死之道,先须理心、正行,然后习气。道则有三,上有还丹金液,中有神水华池,下有五金八石。术亦有三,上有神仙抱一,中有富国安民,下有强兵战胜。若得其一,万事毕矣。神仙抱一者,玉炉烜赫,姥女端严,婴儿含娇,深根固蒂,五行匹配,八卦相连,此之谓上也。富国安民者,龙盘金鼎,虎绕丹田,黑白真金…

    2022年10月11日
    09710
  • 老子:有道根的人,都有一种气质

    最近对老子的一段话特别有感触。这段话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出自《道德经》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这是老子的论道之语,也是《道德经》里少有的对道的直接言说。我之所以对这段话特别有感触,是因为突然觉得这种描写,很像是在描写一个人。特别是“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一句,似…

    2019年12月24日
    0599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