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经历消逝”(extinction of experience)是耶鲁大学生态学博士,皇家昆虫学会名誉研究员罗伯特·派尔(Robert M Pyle)提出的概念,用来描述人们接触自然的时间大量减少,以及在大自然中的体验大幅度消失的情况。
当孩子们花更多的时间呆在家里,盯着电脑或手机屏幕,听着各种音乐,而不去户外欣赏日出和聆听鸟鸣时候,这些孩子们其实就是在经受着所谓的“自然经历消逝”,他们与大自然的日常联系也日渐断开。
失去与大自然的互动不仅会影响人的健康和幸福,而且还会阻碍人对环境的积极情绪、态度和行为。有更多接触自然的经历的人,尤其当这些经历发生在孩童时期的人,更愿意保护环境。可见儿童对自然的体验和经历对自然保护很重要。
人们一般认为,自然经历消逝现象在城市及城郊的孩童中尤其普遍,因为这些孩子相比乡村孩子更少接触到自然。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哪里的儿童,更喜欢大自然?
生物学家斯蒂芬尼•舒特勒(Stephanie Schuttler)在美国东南部北卡罗莱纳自然科学博物馆工作,她和同事在《PeerJ》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写道:“很少有关于儿童对野生动植物态度的研究,尤其是针对跨城市化区域的儿童。”他们的研究发现,不同城市化水平地区的儿童,对野生动植物的看待方式不论好坏都很相近。
研究者共询问了2759位北卡罗莱纳州4-8年级的学生,其中居住在城郊的学生略多,其余学生来自于远郊或者乡村。问卷要求孩子们填写他们最喜欢的以及他们认为可怕的动物,并且从20个本地物种和外来种中选择他们最喜欢的5种哺乳动物,然后排序。
调查结果显示,孩子们最喜欢狗和猫。其次是熊猫、兔子、狼、猴子和狮子。其中,除了兔子,其他动物都不是本土的,只能在屏幕上或者笼子里看到。本地物种基本上都是以负面方式上榜的;对当地动物比如臭鼬、山猫、郊狼和蝙蝠感到害怕的孩子远比喜欢它们的孩子多。学生们还对无脊椎动物、爬行类和鱼类避之唯恐不及。
“作为保护生物学家,我们高兴的是:很大一部分全球濒危动物也是孩子们喜欢的动物”,舒特勒和同事们说,“但是我们同时也发现大家对于当地物种知之甚少,并且抱有不太好的态度”。
与研究人员的预期相反,不论这些孩子住的地方,城市化水平如何,他们对待野生动物的态度都没什么区别。尽管乡村的学生,尤其是狩猎的孩子,会对当地动物的喜爱更多一些,但态度也没有很大的差异。“原先假定乡村地区的孩子会更亲近野生动植物,事实上他们与其他地区的孩子相比差别并不大”,研究者在文中写道,“我们的研究结果意味着,也许并不仅仅是城市化让孩子们的自然经历消逝,更因为这些孩子们和大自然中的野生动植物的联结断开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研究只涉及了一个州的学生,其中城郊和远郊的学生远比乡村的学生多。研究人员表示,未来应该继续在更大和更多样性的样本中研究这些问题。话虽如此,他们现有的发现还是能够提供一些启示。
积极引导,让孩子不再远离自然
或许也不能简单认为,乡村孩子与当地野生动植物的接触就能转化为对它们的好感。此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乡村孩子在户外待的时间比过去的几代人要少,有可能他们一开始就没有过多接触野生动植物。
舒特勒及其同事认为,和当地物种和常见物种有关的教育和娱乐节目很重要。仅仅让孩子们能注意到上学路上的动植物,就是很大的进步了,并且公众科普节目也能帮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和野生生物。
研究人员说,这些措施对于乡村和城市儿童都适用,并且急需实施。“人们倾向于关心和投资他们了解的事物,孩子们是生物保护的潜在支持者。由于孩子们和野生动植物的脱节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要严重,保护生物学家们能采取的关键行动,就是积极引导孩子们亲近大自然。”(译者:李琼,编辑:悲催的铊宝宝,审稿:Yuki)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qingfengguan.com/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