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气精义论

经名:服气精义论。唐·司马承祯撰。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参校版本:《云笈七签》,收入该书卷五十七。

服气精义论

天台白云子述

夫气者,道之几微也。几而动之,微而用之,乃生一焉,故混元全乎太易。夫一者,道之冲凝也。冲而化之,凝而造之,乃生二焉。故天地分乎太极,是以形体立焉;万物与之同禀,精神着焉;万象与之齐受。在物之形,唯人为贞;在象之精,唯人为灵。并乾坤,居三才之位,合阴阳,当五行之秀。故能通玄降圣,练质登仙,隐景入虚,无之心至妙,入登仙之法。登仙之法,所学多途,至妙之旨,其归一揆。或飞消丹液,药效升腾,或斋戒存修,功成羽化。然金石之药,实虚费而难求,习学之功,弥岁年而易远。若乃为之速效,专之克成,虚无合其道,与神灵合其德者,其唯气妙乎!黄帝曰:食谷者智而夭,食气者神而寿,不食者不死。真人曰:夫可久於其道者,养生也;常可与久游者,纳气也。气全则生存,然后能养志;养志则合真,然后能久登生气之域。可不勤之哉!是知吸引晨霞,餐漱风霜,养精光於五藏,导营卫於百关,既桔疾以安形,复延和而享寿。闭视听以胎息,返衰朽於童颜,远取於天,近取於己。心闲自适,体逸无为欣。邈矣!於百年全浩然於一室,就轻举之诸卫,真清虚之雅致欤!若兼修真之业炼化之功,则伫云辖而促期,驰羽驾而增远矣。服气之经,颇览多本,或散在诸部,或未畅其宗。观之者以不广致疑,习之者以不究无效。今故纂类篇目,详精源流,庶使蟪蛄之兼济,岂龟龙之独善耳。

五牙论

夫形之所全者,本於藏府也。神之所安者,质於精气也。虽禀形於五神,已具其象,而体衰气耗,乃致凋败。故须纳云牙而溉液,吸霞景以孕灵。荣卫保其贞和,容貌驻其朽谢,加以久习成妙,积感通神,与五老而齐升,并九真而列位。经文所载,以示津途,修学所导,自宜详(核)。

服真五牙法

每以清日一密咒曰:

经文不言面向,当宜各向其方,平坐握固闭目,叩齿三通,而咒中央向四维。

束方青牙,服食青牙,饮以朝华。祝讫,舌料上齿表,舐唇漱口,满而咽之三。

南方朱丹,服食朱丹,饮以丹池。祝讫,舌料下齿表,舐唇漱口,满而咽之三。

中央戊己昂,昂,太山服食精气,饮以醴泉。祝讫,舌料上玄膺,取玉水舐唇漱口,满而咽之三。

西方明石,服食明石,饮以灵液。

祝讫,舌料上齿内,舐唇漱口,满而咽之三。

北方玄滋,服食玄滋,饮以玉饴。祝讫,舌料齿下内,舐唇漱口,满而咽之三。

都数已毕,纳气极而徐徐放之,令五过,以上真道毕矣。意调诸方,亦宜纳气各依其数,即束方九,南方三,中央十二,西方七,北方五。又先师益中央醴泉,祝曰:

白石岩岩次,行源涌洞,以玉浆饮之,长生寿命益长。

此是《灵宝五符经》中法,《上清经》中别有四极云牙之法。其道密秘,不可轻言。凡服气皆先行五牙以通五藏,然后依常法又佳。束方青色,入通於肝,开窍於目,在形为脉。南方赤色,入通於心,开窍於舌,在形为血。中央黄色,入通於脾,开窍於口,在形为肉。西方白色,入通於肺,开窍於鼻,在形为皮。北方黑色,入通於肾,开窍於二阴,在形为骨。又肺为五城之华盖第一,肺居心上,对胸,有六叶,色如缟映红,肺脉出於少阳。在手大指之端内侧,去爪甲二分许,陷者之中。心居肺下肝上,对鸠尾下一寸。色如缟映绛,心脉出於中冲。在手中指之端,去爪甲二分许,陷者之中。肝在心下小近后。右四叶,左三叶,色如缟映钳,肝脉出於大敦。在足大指端,乃三毛之中。脾正掩脐上,近前横覆胃,色如缟映紫,脾脉出於隐白。在足大指端侧,去爪甲角如韭叶。

左肾右肾前对脐,博着腰脊。色如缟映紫,左为正肾,以配五藏。右为命门,男以藏精,女以系胞。肾脉出为涌泉。在足心陷者之中。凡服五牙之气者,皆宜思入其藏,使其液宣通,各依所主,既可以周流形体,亦可以攻疗疾病。令服青牙者,思气入肝中,见青气氲氲,青液融融分明,良久乃见足大敦之气,修服而至,会於脉中,流散诸脉,上通於目然。次服诸方,仍宜以丑后澡漱冠服,入别室焚香,坐向其方,静虑澄心,注想而为之。

服气论

夫气者,胎之元也,形之本也。胎既诞矣,而元精已散,形既动矣,而本质渐弊。是故须纳气以凝精,保气以炼形。精满而神全,形休而命延。元本充实,可以固存耳。观夫万物,未有有气而无形者,未有有形而无气者。摄生之子,可不专气而致柔乎!

右太清行气符,欲服气断谷先书向王吞之。七日吞一,三七日止。合符三枚,皆烧香左右。凡欲服气者,皆宜先疗身疹疾,使藏府宣通,肢体安和,纵无旧疹,亦须服药去痰饮。量体玲热,服一两剂泻荡,以通泄肠胃,去其积滞。吐泻方在后,将息平复,讫,乃清斋百日,敦洁操志,其间所食,渐去酸咸,喊绝滋味。得服狭苓,蒸暴胡麻等药,预断谷尤佳。服气之始,亦不得顿绝其药食,宜日日臧药食,渐渐加气液。知气候流通,体藏安稳,乃可绝诸药食。仍须兼膏饵,勿食坚涩、滓滞、玲滑之物。冬自觉肠胃虚全,无复饥渴。消息进退,皆以意自量,不可具於此述。宜於春秋二时,月初三日后八日前,其取一吉日为始,先服太清行气符,计至其日,令吞三符讫,静密之室,室束得早朝景为佳。於束壁开一窗,令日中光正对卧面。此室之东二勿令他障隔。以子时之后,先解发梳头数百下,便散发於后矣。初服须如此,久后亦不项散发也。烧香,勿用熏陆香也。束向正坐,澄心定思,叩齿导引。其法具后篇。又安坐定息,乃西首而卧。本经皆云东首,然面则向西,於存思吸引殊为不便。林须厚暖,所覆适寒温自得,稍暖为佳。腰脚已下尤宜暖,其枕宜令低下与背高下平,使头颈顺身平直。解身中衣带,令阔,展两手,离身三寸,仍握固展两脚,相去五六寸。且徐吐气息,令调。然后想之,束方初曜之气,共日光合丹紫流晖,引此景而来至於面前,乃以鼻先扳鼻孔中毛,每初以两手大指下掌按鼻左右上下;动之十数过,令通畅。微引吸而咽之。久久乃不须引吸,但存气而咽之,其气自入此便为妙。咽之三,乃入肺中,小开唇,徐徐吐气。人气有缓急,宜自任性调息,必不得顿引至极,则气厅厅,则致损。又引咽之三,若气息长,加至五六,咽得七尤佳。如此以觉肺开大满为度,且停咽,乃闭气,存肺中之气。随两肩入臂至手,握中入存,下入於胃,至两肾中,随脏至两脚心中,觉皮肉问习习如虫行为度。讫,任微喘息,少时待喘息调,依法引咽,导送之,觉手足温和调畅为度。诸服气方,直存入腹,不先向四肢,故致四肢逆玲,五藏壅滞,是以必须先入四肢,然后入腹,其气自然流宣。此后不复须存在肺,直引气入大肠小肠中,呜转通流脐下为度。应如此,以肠中饱满乃止。则坚两膝,急握固,闭气鼓腹九度,就鼓中仍存其气,散入诸体,闭欲极,徐徐吐之。慎勿长苦气急,稍稍并计而吐之,若觉腹中阔些,极则止,如腹犹满急,更闭气鼓之,讫,舒脚以手摩面,将胸心而下,数十度,并摩腹绕脐手数十度,展脚趾向上,反偃数度,乃放手纵体,忘心遗形。良久,待气息关节调平。讫,乃起,若有汗,以粉摩拭头面颈项,平坐,稍动摇关节,体和如常,可起动。其中随时消息,触类多方,既不云去烦述,善宜以意调适之。

凡服气所以必令停於肺上,入於胃,至於肾者何?肺藏,气之本也。诸气属於肺,天气通於肺。又肺者,藏之长也,为诸藏之华盖,呼吸之津源,为传送之官治节出焉。又魄门为五藏使,为四藏之主,通於十二经脉。周而复始,故为五藏使也。故令气停於肺,而后流行焉。胃者,五藏六府之海,水谷皆入於胃,六府之大主也;五藏六府皆禀於胃,五味入胃,各赴其家,以养五气。是以五藏六府之气,皆出於胃,变见於气口故也。肾者,生气之源,五藏六府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左为正肾,右为命门。故令气致於肾,以益其精液。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於鼻,藏於心肺,五味入於口,藏於肠胃。味有所藏,以五气和而生。津液气液相感,神乃自生。

五味岂独其谷,而五气中自有其味,又兼之以药,药之五味,尤胜其谷也。此虽只论肺肾,其气亦自然流通诸藏,故曰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问,脾受其味也。呼吸之理及神气之要。故太上问曰:人命在几关?或对曰:在呼吸之问。太上曰:善哉!可谓为道矣。

凡服气皆取丑后午前者,鹦呜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阴也,黄昏至鹦呜,天之阴,阴中之阴也。人亦如是。又春气行於经络,夏气行於肌肉,秋气行於皮肤,冬气行於骨髓。又正月二月,天气正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七月八月,阴气始煞,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气复,地气合,人气在肾。至四时之月,宜各依气之所行,兼存而为之。

凡服气,皆取天景明澄之时为佳,若当风雨晦雾之时,皆不可引吸外气,但入密室闭服纳气,加以诸药也。

凡服气断谷者,一旬之时,精气弱微,颜色萎黄。二旬之时,动作暝眩,肢节酸疼,大便苦难,小便赤黄,或时下痢,前刚后搪。三旬之时,身体消瘦,重难以行。已前赢弱之候,是专气初服所致,若以诸药则不至於此也。四旬之时,颜色渐悦,心志安康。五旬之时,五藏调和,精气内养。六旬之时,体复如故,机关调畅。七旬之时,心恶喧烦,志愿高翔。八旬之时,恬淡寂寞,信明术方。九旬之时,荣华润泽,声音洪彰。十旬之时,正黑皆至,其效极昌。修之不止,年命延长。三年之后,瘢痕灭除,颜色有光。六年髓填,肠化为筋,预知存亡。经历九年,役鬼使神,玉女侍傍,脑实脸胼,不可复伤,号曰真人也。

服六戊气法

气旦先从甲子旬,起向辰地,舌料上下齿,取津液,周旋三至而一咽,止。次向寅,次向子,次向戌,次向申,次向午。

又法起甲子日,竟一旬,常向戊辰咽气,甲戌日则向戊寅余旬依此为之,此六戊法亦是一家之义,以戊气入於脾,为食禀之本固也。此直不饥,若通益诸体,则不逮余法矣。

服三五七九气法

徐徐以鼻微引气,纳之三,以口一吐死气,久久便三气。次后引五气,以口一吐死气,久久便五气。次引七气,以口一吐死气,久久便七气。次引九气,以口一吐死气,久久便九气。因三五七九而并引之以鼻,二十四气纳之,以口一吐死气,久久便二十四气咽逆报之报之法,因从九数下到三,复顺引之咽可九九八十一咽气,而一吐之以为节也。此法以入气多吐气少为妙。若不作此限数,渐增入则阙於常数耳。死气者,是四时五行休死之气,存而吐之,自余节度,仍依常法。

养五藏五行气法

春以六丙之日,时加巳,食气百二十助於心,令心胜肺,无令肺伤肝,此养肝之义也。

夏以六戊之日,时加未,食气百二十以助脾,令脾胜肾,不伤於心也。

季夏以六庚之日,时加申,食气百二十以助肺,令肺胜肝,不伤於脾也。

秋以六壬之日,时加亥,食气百二十以助肾,令肾胜心,不伤於肺也。

冬以六甲之日,时加寅,食气百二十以助肝,令肝胜脾,不伤於肾也。

右此法是五行食气之要,明时各有九。凡一千八十食气,各以养藏,周而复始,不相克,精心为之。此法是家之义。所在五藏,事事具在五牙论中。

服气精义论竟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qingfengguan.com/archives/1917

(0)
上一篇 2022年10月16日 下午1:39
下一篇 2022年10月16日 下午4:14

相关推荐

  • 太上老君内日用妙经

    经名:太上老君内日用妙经。一卷。作者不徉。底本出处:明《 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 太上老君内日用妙经 夫日用者,饮食则定,禁口独坐,莫起一念。万事俱忘,存神定意,口唇相牯,牙齿相着,眼不视物,耳不听声,一心内守,调息绵绵。微微轻出,似有如无,莫教问断,自然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口内浴津自生,灵真付体,自知长生之路。十二时辰,常要清静。灵台无物为之清,一念不起为之静。身是炁之宅,心是神之舍。意行则神…

    2022年10月11日
    04570
  • [E0033]新刊黄帝内经灵枢

    《灵枢经》又称《灵枢》、《针经》、《九针》是传统医学重要著作之一,主要内容为针灸治疗。此《新刊黄帝内经灵枢》共二十四卷,八十一篇(从九针十二原第一法天、本输第二法地至大惑论第八十、痈疽第八十一),每卷末附释音。此内含两种明代仿宋刊本,其中一种后有丹波元坚跋。 《灵枢经》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奠基之作。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约成书于东周战国时期。共九卷,八十一篇,与《素问》九卷合称《黄帝内经》,…

    2019年5月29日
    06320
  • “天龙八部”是佛教术语

    “天龙八部”是佛教术语,包括八种神道怪物,因为“天众”及“龙众”最为重要,所以称为“天龙八部”。八部包括: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伽。Tianlong babu (Sanskrit: Astagatyah or Astauparsadah) is a Buddhist term, referring to the eight classes of s…

    2024年12月15日
    0250
  • [E0055]大洞法箓

    这本《大洞法箓》相传是刘安胜托名“更生永命天尊”为《文昌大洞仙经》所作的。《大洞法》与《大洞箓》经常合而为一,统称《大洞法箓》。共39章,每章均有符咒。此文内还附一本《张天师明断吉凶符法》。全经分内外编,“内编指明金丹大法,服符观炼”,“外编则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度厄禳灾,驱魔遣役”。共39章。《文昌大洞仙经》《序》中说:自获《文昌大洞仙经》四年后,又“忽梦金像语予曰:‘《大洞仙经》,汝熟记矣;《…

    2015年3月24日
    06960
  • 道教为什么不用檀香?

    “檀香“无论是在寺院,还是道观旁的香烛店都能随意买到。可是宗教信仰中,除了佛教喜爱檀香之外;道教对于檀香是忌用的,或者可以说是禁用的,对于用香,道教还喜受沉香、降真。 为什么道教忌用檀香呢? 其实在早期的道教文献中,并没有明确说不可以用檀香,而是后续的发展过程中,渐渐地的将檀香排除在外,或是在礼斗时禁用檀香。 在唐朝所编纂的道教类书《无上秘要》中,曾记载以檀香沐浴、燃灯、合香(烧香)、做朝简等等,…

    2020年12月22日
    09000
  • 《道医集成》丛书将于下个月正式发售

      道教历来重视医术,古代有“十道九医”之传统。道士习医既是出于自身养生延寿之需要,也是出于济世利人、积功累德之愿念。道教医学是在与传统中医药学相互交融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整理挖掘并使其服务社会,是当代道教界、中医界应该承担起来的历史责任。2015年,中国道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确定编纂《道医集成》丛书。该丛书由中国道教协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联袂推出…

    2018年11月5日
    05970
  • [E0046]八段锦册

    八段锦与太极拳均为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健身法,由八种功法集锦组成,内容包括肢体运动和气息调理,姿势分站、坐两种,站式要求双脚与肩同宽,坐式要求盘膝正坐,配合舌抵上颚、意守丹田等细节,每种动作反复多次。此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宫绘本站式《八段锦册》内含彩绘插图十幅,描绘的是站式八段锦的动作要领。 八段锦一般是由八种动作组成,每种动作称为一“段”。每种动作都要反复多次,并配合气息调理(如舌抵上颚、意守丹田)…

    2011年2月21日
    07780
  • Taoism And The Taoist Arts

    Taoism is an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which promotes living simply and in harmony with nature, and going with the flow. Ancient Taoists believed that by following the natural world, pursuing a stric…

    2022年9月23日
    06150
  • 喝风辟谷能减肥治病?西安一公司在列双创补贴名单

    日前,西安曲江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官方微信号发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曲江新区双创券兑付名单,西安一家宣扬喝风辟谷能减肥治病的国学文化传播公司引发舆论关注。 根据西安曲江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文化曲江官方”发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曲江新区双创券兑付名单,通过审核的有69家企业和4家服务机构。这些公司机构经营过程中所采购的财税服务、法务服务、招标服务、认定服务、人才服务、金融服务、运营能耗等都可…

    2019年11月18日
    06140
  • 对讲界百元神机—宝锋UV-5R

    户外运动、酒店、工地等场景,对讲机/电台比手机更加方便和可靠(没信号再好的手机也就是个闹钟)。 业余无线电爱好者被称为“火腿”(Ham),如果要远距离通信,需要短波收发设备,或者使用中继。但这需要考取操作证。 对于大部分没有证的“香肠”来说,更多的需求就是短距离(1-5公里)、便携、操作简单。 于是UV频段的对讲机使用人数远远高于短波电台。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无证、无照只能使用409MHz-410…

    2022年5月23日
    01.6K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