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养生胎息气经

经名:太上养生胎息气经。不着撰人。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

太上养生胎息气经

上清《道德》并《黄庭经》、《养生要集》,人能依此,去万病,通上清神仙。凡服气法,存心如婴儿在母胎,十月成就,筋骨和柔。以冥心息念,和气自至,呼吸如法,咽之不饥,百毛孔开,入息不拥滞,常取六阳时食生气,气力日增。

六阳时法

夜半子时,服九九八十一。

平旦寅时,服八八六十四。

食时辰时,服七七四十九。

正中午时,服六六三十六。

哺时申时,服五五二十五。

黄昏戌时,服四四一十六。

夫服气,舌须玄,玄须依门户出入。鼻为天门,服气魂魄归天门;口为地户,服气魂魄归地户。《黄庭经》曰:百谷之实土地精,五味外美邪魔腥。玉池清水灌灵根,子能修之补命门。欲获长生,从鼻入口出,即为顺气。修依此,真心不辗,下却三尸,舍荣去爱,日渐成功,然始近道。

凡真人本性幽闲,用心清雅,发言合道,心行无瑕,漱咽灵津,腹中百味自足,通三焦,理正气,气自周遍,大通五藏,骨髓坚溢。

夫道为万气之主。道者,气也。气为精门,人若守精,如屋有人,其量百世;人若无精,如屋无人,祸及其世。气者,保於精。精者,气也。精气两全,是曰真人。人有三丹田:上丹田泥丸脑,赤帝子卿,字元先;中丹田心,真人光坚,字子丹;下丹田婴儿谷玄,字元阳子,气精门也。三宫各有三神,神舒气漏,气漏精泄,精泄即神丧。精者妙物,真人长生根。长生根者,气之位。精全气全,精泄气泄。唯精与气,须保全真。先贤至道,爱气保精而能长生。

夫色动於情,制不自由,安能固哉此一倾危,如山崩海竭。山者,气之宝,宝者,肾也。肾为命根,根无精则叶痿,叶痿则枝朽,枝朽则身枯矣!思欲再生,焉能救也。

凡入气为阴,出气为阳,此二者服日月精华。气者,虚无;虚无者,自然无为;无为者,心不动也。外无求,内自然安静,安静则神定,神定即气和,气和即元气自至,元气自至即五藏滋润,五藏滋润即百脉通流,百脉通流即津液上应,津液上应即不思五味,无饥渴,延年却老。气化为血,血化为髓,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脉,四年易肉,五年易髓,六年易筋,七年易骨,八年易发,九年易形为真人。炼九还已通,神仙玄妙,不可具载。

上清气秘法

束方青牙,青牙者,肝。服食青牙,饮以朝华。朝华,上齿根也。以舌表舐唇,漱而咽之。南方朱丹,朱丹者,心。服食朱丹,饮以丹池,丹池者,下齿根。以舌表搅齿根,漱而咽之。西方明石,明石者,肺。服食明石,饮以灵液,灵液者,唇裹津。以舌搅齿七匝,漱而咽之。北方玄滋,玄滋者,肾。服食玄滋,饮以玉饴,玉饴者,舌。以鼻导引元气,入口呼吸而咽之。中央戊己,昂昂太山,太山者,守精也。服食精气,饮以醴泉。醴泉在齿根玄膺前,华池在舌本下,一名玉英,又名金梁,已上漱而咽之,各三通也。

凡服气法:常以夜半子时寅时起,正衣冠,以金梁叩玉英,调华池,漱醴泉及灵液,缩鼻还之,上至头,下引入口中,变为玉泉,引气至於舌根,咽而送之,令喉中呜,腹中呜,引气入丹田,如儿生能啼,谓长生根也。饥食自然气,渴饮华池浆,使长饱也。

上清法

精是吾神,气是吾道。畜精养神,饮气芳香;谓婴儿在胞中。幽隐握阳形固,阴成其形;谓炼精补脑,一名炼漱满津液,口中五味皆至。朝食暮食阴,五藏生灵芝玉英,视人从表知裹,神仪清朗。须仰排水藏,覆排食藏,次倚壁翘一足,拳两手,以舌搅口中,候津液满口,即想气咽入脐,至脚为度,彻视肠胃,指能吹灯,谓九九八十一,天地之终始。能炼九还,即血化为精,精化为筋,筋化为玉,玉变仙骨。此得自然目视千里,得之为身之秘宝,延年却老,乘云驾鹤,登仙可翘足而待之。非其气像,不合道者,勿传。谓泄漏灵文,传之非道,九族受殃。凡咽气用力,闲口举舌,令舌下空,名咽元气。日日臧食,朝朝进气,时时饮好酒一杯,谓初学人,天地之问,圣人在其中,得其道也。不智、不道、不仁在其中,得其殃。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天地含精,万物化生,道不可以情求,不可以语诂,万物任天,归乎自然矣。

检时含景补泻图

圣人欲得长生,房中之事能杀人,我命在我,有万病者皆由恣意,不知保惜。今人唯知服药,不知爱保精髓。保精髓者,以致延命。饮玉泉即玄液也。禀八尺之质,含万有之心,生命之器,灵秘长生之术,如宝守之,安神炼形,履水不溺,入火不焚,谓气运於内,神应於外,淘炼五藏,吐纳补泻真元。

肺藏图用咽为泻,呼为补

夫肺,兑之气,金之精,其色白。肺主魄,化为玉童,长七寸,白兽。其神存,其形全。肺合大肠,上主鼻。多怖惧,魄离肺也;不耐寒,肺薄;颜色鲜白,肺无他病;大肠呜,气拥也;频嘘不祥。肺主七官京门。立秋日,平旦面正西坐,呜天鼓七通,饮玉泉浆,三咽,瞑目正思,兑宫白气入口,吞之三,则童神安,百邪不能殃,兵刃不能害,延年益寿,谓补泻神气,安息灵魄。

心藏图用呵为泻,嘘为补

夫心者,离之气,火之精,其色赤。其神朱雀,化为玉女,长八寸。欲安其神而全其形,合乎中和。心合小肠,主血脉,上主舌。血拥惊舌,不知味;心乱多嘘。心主九宫惊门,和而形全。立夏日,平旦面向南端坐,叩金梁九通,漱玄泉,三咽,精思注想,吸离官赤气入口,三吞,以补灵府,离玉女,神平体安,百殃不害,神至灵也。

肝藏图用嘘为泻,吹为补

夫肝,震之气,木之精,其色青,肝主魂,其神如龙,化为二玉童,一青一黄。各长七寸,一负龙,一持玉浆。欲安其龄,合乎太清。肝合乎胜理,上主目,目热肝伤也。肝主春用事,含春精气,万物繁茂,顺阳之道。立春日,常以寅时面向束,平坐,叩齿三通,闭气七息,吸震宫青气,三吞之,致二童肝,养精之妙也。

脾藏图用呼为泻,呵为补

夫脾者,坤之气,土之精,其色黄,像覆盆。其神如凤,化为玉女,长六寸。合太阴,上主口,颜色湿润无他也。脾无定位,寄王四季,各一十八日。清旦正坐中官,禁忌五息,呜天鼓七,吸中宫黄气,入口吞之,饮玉醴以致其妙。人禀天道,经营正气,守我房中之精,保命得长生。存想华池,饮玉液,和气相胜,百脉调畅,闭息精源,含真却老,此名守真长生秘诀。肾藏图用吹为泻,咽为补夫肾,主精,坎之气,其色黑。其像圆,一名而曲。其神如白鹿,化为玉童,长一尺。万物治其精,顺其志,全其真,合乎太清。肾合骨,上主耳。腰不能伸,肾玲。立冬日,面北向,平旦坐,呜金梁五通,饮玉泉三,吸玄宫黑气吞之,以致玉童之撰,神和体平,而能长生矣。

胆藏图用嘻为泻,嘘为补

夫胆,金之精,水之气,其色青。其神如龟,化为玉女,长一尺,其神勇。胆合膀胱,颜貌青,无其他。常以孟月端坐,正思北玄,吸黑气入口,九吞,饮玉泉之浆,气之致也。喜怒损性,一展乐伤神,神伤侵命,损性害生,养性以生气,保神以安心,气平,体和,精全心逸。此炼真秘言,灵宝长生之诀。

夫气为身之主,主之者守精。精是身之至,道通神仙;精是命根,保精重气而能长生,道之宗也。人自失道,非道失人。凡服气,静室安坐,寂然瞑目,努腹鼓腮,令气满口,即气肠开,叩齿咽之,九下为一息。春夏服玲气,秋冬服暖气,每夜至五更,即以两掌掩口,着力掌中,取津液拭摩面,皮光泽,时时含枣蜜汤助之,日日喊食,朝朝进气,气即易成。

凡修行切勿令人知,人知即我生,我生即名至,名至即祸来,祸来即不安。至道性余至静则廉,知之修炼谓之正真。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水性不杂即清,不动即平,谓之真性抱一,闲旷寂然,外无内虚,至道无为,无所不为,虚无合体,自然合真,湛然长久?

夫大道法天象地。古人述古,从凡入圣而变仙骨。呼吸阴阳,胎息日月,闭口含虚,合口上下灵液自至,徐徐咽之。学道之人,服气犹如世人思食,道即成矣。道法内修,可保全形。全道安神,仙道有异,真人至道,道自依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气道高妙而获长生。凡咽气皆连三咽,二乾一湿;乾谓云行,湿谓雨施。顺天之道,鼻引气魂,魄归天门,口嗜五味,魂魄归地户。又云:鼻通玉池上清,口通人门太和,漱满灵液,五藏清爽。玄妙之道,不遗万物,万物自生,气为百行,自成气之道。道,其生也若劳,其死也若休,而不休日弊,精用不已日劳,劳即竭,竭即死。所谓纯一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此养道气之至。纯素之道,与神为一。一,真人所谓自然。气可以和六腑,宁心神,使得长生。此文不死之道,子有仙相,得吾《气经》,内有黄庭真人、中华玉女、扶桑大帝,君得之,镂金书,炼真之秘言焉。

太上养生胎息气经竟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qingfengguan.com/archives/1850

(0)
上一篇 2022年10月13日 下午6:48
下一篇 2022年10月13日 下午7:00

相关推荐

  • 立教十五论

    立教十五论 立教十五論重陽眞人王喆著(道藏輯要) 第一住庵凡出家者,先須投庵。庵者,舍也,一身依倚。身有依倚,心漸得安,氣神和暢,入眞道矣!凡有動作,不可過勞,過勞則損氣;不可不動,不動則氣血凝滯。須要動靜得其中,然後可以守常安分,此是住庵之法。 第二雲遊凡遊歷之道有二:一者看山水明秀、花木之紅翠,或翫(同“玩”)州府之繁華,或賞寺觀之樓閣,或尋朋友以縱意,或為衣食而留心,如此之人,雖行萬里之途,…

    2013年3月27日
    08030
  • 你不知道的圆珠笔发展史

    圆珠笔是一种使用了微小旋转圆珠的笔,这种圆珠由黄铜、钢或者碳化钨制成,可在书写时将墨水释放到纸上。圆珠笔与它的前辈们–芦苇笔、羽毛笔、金属笔尖的笔和自来水笔差别很大。 最早出现圆珠笔这一名称的时间是1888年,是一位名叫约翰·劳德的美国记者曾设计出一种利用滚珠作笔尖的笔,但他未能将其制成便于人们使用的商品。1895年,英国市场上也曾出售过商品化的非书写用圆珠笔,因其用途狭窄,未能流行起…

    2024年4月14日
    03400
  • [E0039]道德经释义外六种

    此为道经的一部合集丛书。共四册,内收《道德经转语》、《道德经古今本考正》、《道德经释义》、《常清静经》、《金玉经》、《太上黄庭经注》、《阴符经注》七种,正文前有康熙、嘉庆年序文,凡例、考证、转语等。此为白云山房藏板,清嘉庆14年(1809)刊本。刊刻者称此书乃“吕祖降鸾释义,彰是经性命之宗旨,发渊源之奥妙。客岁得之青来李道长,其版籍已百有余年,以是解囊重付之梓”。大致内容:《道德经转语》一卷:元,…

    2015年3月21日
    06960
  • 如果你不善于交际应酬、性格极度内向,建议你从事这四种工作

    Susan Cain在《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在这个世界上,每三个人就有一个内向者,还有一个是双相性格。 很多人对此不太理解,心理学上认为,内向和外向是性格的两个维度,本质上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双相则是位于内向和外向之间的一种性格。 性格连续体 如果将一个人的性格看做一个连续体,内向性格和外向性格则是这个连续体的两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连续体的两端都会出现,只是在不同的环境下偏向…

    2022年10月8日
    04620
  • 陕西省道教协会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隆重举行

    12月23日(丙申年十一月二十五日),陕西省道教协会成立30周年庆典活动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任法融道长,陕西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宗教局局长张宁岗,陕西省宗教局副局长李晓建,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凤林道长,陕西省人大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工作委员会主任董宪民,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黄至安道长,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陕西省道教协会会长胡诚林道长,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黄至杰道长以及…

    2016年12月24日
    06770
  • [E0065]新锲徽郡原板梦学全书

    《新锲徽郡原板梦学全书》是一本解梦占梦的书籍,作者不详。书中每页都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是版画和对联,中部是时辰选择,下部是七言诗占相当于《周公解梦》。第二卷内容还包含一些理论和道家的符咒。此本为明代书林杨玉林半留堂刊本。 占梦术是占卜术的一种,属于巫术迷信的范畴。占梦术与其他方术迷信一样。本质是荒谬不可信的。占梦术流传了两千多年,对中国传统政治、学术、文艺、社会习俗等方面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了解…

    2014年6月21日
    06790
  • [E0076]南华真经注疏

    唐玄宗时追号庄周为 “南华真人”,所以《庄子》一书也被尊为《南华真经》。此《南华真经注疏》集西晋郭象的《庄子注》和唐代成玄英的疏为一书。全书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存三十三篇。此内含清光绪时期遵义黎庶昌日本东京使署景宋刊(十卷)本及日本室町时期抄(三十三卷)本。 《庄子》(南华真经)一书反映了庄子的哲学、艺术、美学思想与人生观。郭象分内篇、外篇、杂篇三大部分,原有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大小寓言…

    2022年1月6日
    07390
  • 14年的抗日战争,我国的道教在干什么?刷新了人们的认知

    古代人们对于社会、自然的认知是有限的,对于生命本身也追求一种永生,渴求不灭,因此特别容易对一些事物建立敬畏和崇拜,慢慢的形成了信仰,而宗教就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目前全世界信教的人大约能有四十多亿,而在我国大部分人信仰的都是佛教。可是大家也都知道,佛教并非我们本土宗教,只不过是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尤其是封建社会君权神授的语系下更符合统治者的需求,因此在统治者的大力推动下,才被更多人所信仰…

    2019年11月12日
    07050
  • 关于“邪教”概念的法理分析

    关于“邪教”概念的法理分析 魏宏 内容提要: 本文比较了中文邪教、英文cult和其他欧洲语言中与“sect”同源的对应单词在含义上的差别和联系,认为邪教作为一个贬义词,有神学、社会学和法学三个层面的不同含义,而我国现在所使用的邪教一词作为一个法律概念,是以宗教行为是否违法为最终标准的。因而,一方面不应当把其他非法律的特征当作判定邪教的独立准则,另方面在邪教与宗教之间也没有绝对不可逾越的天堑。 自1…

    2024年11月21日
    0890
  • 《入药镜》说什么

    崔希范的《入药镜》,是一篇流传甚广的内丹修真名篇,后世又尊称为《崔公入药镜》。有说崔希范是西汉人,有说其是唐朝人,还有说其是五代人。他究竟是那朝那代的人氏,我们可以从这篇《入药镜》的修真文化语言特征,去获得一个合理的解释。 这篇《入药镜》,应该是早期的中国道教修真文化的“三字经”歌诀典范,流传之广,不亚于张伯端的《悟真篇》。 崔希范仅凭这篇脍炙人口的《入药镜》,深入浅出的归纳了中国金丹大道的修真的…

    2022年10月12日
    01.0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