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要怎么吃-关于肉类和健康关系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10月26日发布的关于加工肉制品和红肉与人类某些癌症关系证据充分与否的报告犹如一记炮弹,再一次炸出了人们关于肉食的讨论。

中国营养学会2015《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食物与健康证据组组织相关专家收集了1997年至2015年国内外人群研究的大量科学文献,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证据评价方法和标准,就“红肉与健康,红肉及其腌熏加工肉制品与肿瘤的关系”进行了汇总分析评价,现将主要结论和建议作如下陈述,供广大读者参考。
一、加工和非加工红肉

红肉泛指的是哺乳动物的肉,因为肌色较深,呈暗红色,故称为“红肉”。与红肉相对应的是白肉,包括禽肉和水产品。我们日常食用较多的红肉是猪肉、牛肉和羊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畜肉。

红肉中富含优质蛋白质、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且具有较高的消化吸收率,对于膳食营养状况改善具有较大的贡献。不过,红肉中脂肪含量较高,过量食用会带来相应的健康风险。研究数据表明,过量摄入红肉可增加男性全因死亡、2型糖尿病和结直肠癌等疾病发生的风险,按WHO分析评价方法,可信等级为较强(B级)。
二、我们吃了多少肉?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发布的数据,2002年我国居民畜肉摄入量(每标准人)为64.7g/天,而2012年为75g/天,上升趋势明显。

“高蛋白质、高脂肪、高能量”“三高”膳食对西方发达国家国民健康的影响,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最近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尽管体格状况和营养发育总体状况改善,但是我国超重肥胖问题凸显,慢性病总体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因此,保持膳食平衡仍然是我们的核心,我们既要从肉食中获得有益健康的营养成分,又要避免过量摄入带来的健康危害。
三、吃肉致癌吗?

肉类和健康关系的研究由来已久,基于大型人群队列研究结果,最近几年引起高度重视。 中国膳食指南专家委员会食物与科学证据组,自2014年初开始了循证研究, 在分析1997-2014年的科学文献的基础上得到与WHO癌症研究所基本一致的分析结果。

1. 红肉与结直肠肿瘤

过多摄入红肉可能增加结直肠癌发病风险。证据共包括人群队列和临床试验的近百篇研究。研究发现畜肉摄入可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综合评价等级为B级。

一篇2013年纳入21项研究的meta分析(人群来自欧洲、美国),其中5项队列-巢式病例对照研究中样本例数为92054人,结直肠癌患者为2757例,结果发现与不摄入红肉者相比,每天摄入429.6克红肉结直肠癌发生风险增加24%,剂量反应关系分析发现每天每增加红肉摄入100g,结直肠癌发生风险增加36%。在美国300948例50-71岁女性进行的队列研究显示,与摄入红肉8.9g/1000 kcal相比,摄入42.3g/1000 kcal 、66.5g/1000 kcal的人群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分别增加18%、24%。80658例的日本人群(45~74岁)中, 红肉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的队列研究显示,与每天摄入14g畜肉相比,每天摄入93g畜肉的女性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增加48%。但亦有另2项队列研究和1项病例对照研究发现畜肉摄入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无关。

2. 加工肉与癌症

腌制工艺是早期保存蔬菜和肉类的有效手段,如今,腌制已从简单的食品保藏手段转变为风味食品的加工技术。腌制食品具有种类繁多,但在腌制过程中N-亚硝基化合物(致癌物)的含量升高。早期研究发现,膳食中亚硝胺含量高的地区为食管癌高发区,食用腌肉、腌鱼等显著增加鼻咽癌的危险性,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摄入频率越高危险性越大。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综合评价分析腌制食品(摄入量)与食管癌、胃癌、乳腺癌等的关系。

1)腌制食品与食管癌

多食腌制食品可增加食管癌发生风险。来自中国人群的18篇病例对照研究均发现摄入腌制食品是食管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在548例42~89岁中国人群中进行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发现,食管癌患者食用腌制鱼肉者为正常人群的1.38倍。2013年在456例食管癌患者(平均年龄61.76岁)及912例正常对照(平均年龄60.09岁)中进行的研究发现,食管癌患者食用腌制食品者是对照的2.265倍。综合研究结果认为多食腌制食品可能增加食管癌风险。

2)腌制食品与胃癌

多食腌制食品能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共收集12篇文献,其中1篇系统综述认为腌制食品能增加胃癌的风险,且在中国和韩国人群中有较强相关性。另外1项队列研究和6项病例对照研究均认为腌制食品可增加胃癌的危险;而有1项队列研究和3项病例对照研究认为腌制食品与胃癌发生无关。一项包括来自韩国(6个研究)、中国(29个研究)、日本(13个研究)和其他国家(12个研究)的系统综述发现,中国和韩国人群腌制蔬菜的摄入量与胃癌发病有显著关联,胃癌患者中食用腌制蔬菜者为对照的1.52倍。在中国安徽2005年开展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认为,腌肉摄入可胃癌发生风险,与每年摄入腌肉小于2.80斤者比较,每年摄入腌肉摄入量超过5.30斤者胃癌发生风险增加5.19倍。综合研究结果认为腌制食品可能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

3)腌制食品与乳腺癌

多食腌制食品可增加乳腺癌风险。共收集到11篇病例对照研究,其中8篇研究均认为腌制食品能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2014年在中国广西进行的一项604例乳腺癌患者和604例对照人群的研究发现,乳腺癌患者中食用腌制食品者为对照人群的2.13倍。2009年在中国江苏25~70岁人群中开展的研究发现,与不食用腌肉者比较,每年摄入腌肉超过0.25kg者乳腺癌发生风险增加4.71倍。综合研究结果认为腌制食品可能增加乳腺癌发生风险。
综上,摄入腌制食品可增加食管癌、胃癌和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四、到底要怎么吃肉?

1.适量而不过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理想膳食模式下,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畜禽肉摄入量不要超过75克。平时我们食用的一块大排、一个鸡腿的重量都在100-150g之间,去掉骨头后的可食部分基本上就在70-100g之间了。保持一段时间的平衡,把蔬菜和谷物当做一日膳食主要部分是很重要的。 做到适量是需要有一点计划“量化”,熟悉起来就容易执行了。

(1)给自己或家庭做一份食谱,合理计划肉食安排。把动物性食物合理安排到每餐中,即不集中过量食用。

(2)尽可能控制食材大小,变“大”为“小”,既满足了口舌之欲,又保证了食物多样化。

(3)少外出,多在家、和食堂吃饭。外出就餐往往导致过量摄入肉食,可以用鱼和大豆制品来代替。

2. 动物性食物多样化

根据目前全国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数据,我国居民平均每人每日的畜禽肉摄入量实际上已经超出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理想膳食模式的建议值,而且有逐渐升高趋势。摄入的畜禽肉中又以畜肉为主,而在畜肉中,又以猪肉的摄入量为最高。相对于红肉,禽肉的脂肪酸组成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因此,建议大家要调整畜禽肉的比例,不要一味地只吃畜肉

3. 合理烹调,挑“瘦”去“肥”

最好采用蒸、煮、炖、煨和炒的方法,少采用烧、煎、烤、炸等。在煎烤、油炸时,由于温度较高,食物中的营养素不仅可遭到破坏,而且还会产生一些致癌化合物污染食物,影响人体健康。另外,油炸时可增加食物中脂肪含量,导致摄入的脂肪量增加。

挑“瘦”去“肥”好。 肥肉,特别是畜肉,脂肪含量高,摄入过多往往是肥胖、心脑血管疾病和某些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瘦肉脂肪含量较低,矿物质含量丰富,吸收利用率高,因此应当选吃瘦肉,少吃肥肉。

4. 怎么看待加工肉制品?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根据文献资料的信息综合评估,将加工肉制品对癌症危害的证据归为1级,这意味着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它对人类的致癌性。即将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5版)》也对烟熏肉和健康的关系进行了评估,过多摄入烟熏肉很可能增加胃癌和食管癌的发病风险(可信等级B)。

我国居民经常食用的加工肉制品有腊肉、咸肉、火腿、香肠等。为什么加工肉制品会有这样的危害性,其加工方式、时间处理等可能是关键。尽管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解释其中的相关性,但就目前我们已知的来讲,亚硝酸盐的使用、烟熏工艺等都可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亚硝酸盐本身不致癌,但是和肉类中的蛋白质分解出来的胺类物质结合,会产生致癌物“亚硝基化合物”。熏制食品的熏烟中含有200多种化合物,有些已证明有致癌作用,如多环芳烃类,在熏制过程中它们可污染食品,从而会增加人体肿瘤发生的风险。

1)倡导少吃

食用腌制、熏制肉类有致癌风险,并不代表你吃了加工肉制品就会患上癌症。这种风险是和食用量、时间长久等密切相关的,但是目前还没有确定的结果表明吃多少才是安全的。因此少吃一些会带来更多的健康获益,就如“吸烟有害健康”的提示一样。让消费者了解其中可能存在的危害并能够指导合理选择食物,才是我们对消费者健康的最大保障。

2)学会看标签

大部分的加工肉制品都是预包装食品,根据我们国家相关的规定,预包装食品的标签上必须有“配料表”和“食物成分表”,你可以在上面看到相关的信息。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在选购食品时除了关注标签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外,还要学会看“配料表”和“食物成分表”,做到明明白白消费。
学习食物营养和食品安全知识,了解合理膳食对健康的重要性,做到食物多样,吃动平衡,才能够从肉食中获得最大的健康收益。

我们一直强调“食物多样”,而肉食是合理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在于怎么吃肉。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建议: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5版)》的修订中,我们也将给中国居民更适合的解释和建议。

郭俊生 马爱国 郭红卫 王晓黎 汪求真 执笔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营养学会
2015年11月​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qingfengguan.com/archives/1701

(0)
上一篇 2015年10月13日 上午11:17
下一篇 2015年11月13日 上午11:16

相关推荐

  • 道教为什么不用檀香?

    “檀香“无论是在寺院,还是道观旁的香烛店都能随意买到。可是宗教信仰中,除了佛教喜爱檀香之外;道教对于檀香是忌用的,或者可以说是禁用的,对于用香,道教还喜受沉香、降真。 为什么道教忌用檀香呢? 其实在早期的道教文献中,并没有明确说不可以用檀香,而是后续的发展过程中,渐渐地的将檀香排除在外,或是在礼斗时禁用檀香。 在唐朝所编纂的道教类书《无上秘要》中,曾记载以檀香沐浴、燃灯、合香(烧香)、做朝简等等,…

    2020年12月22日
    09000
  • 万景元道长:佛教和道教的区别

    自宋朝以来,修道之人多言三教之同,少有说佛道之异者。乃至有伍柳派之《仙佛合宗》,认为佛就是仙,仙就是佛。援引佛典与金丹之书印证,道教或以伍柳派为正宗,而佛教乃汲汲以柳华阳之徒为异端、为魔民。足见正统佛教并不认为金丹大道与释迦之原意相符也。而有些道教乃以此为号,欲以金丹统摄三教,唐突佛祖,又失去了金丹之本意,岂非可笑? 道教为东方之教,佛教为西方之学。道教的长乐世界在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太乙救苦…

    2021年5月24日
    07860
  • 盖厚被子,有利睡眠。

    被子厚点,真的有效提高睡眠质量瑞典一项研究发现,其实被子稍厚一点,反而更能有效缓解失眠和焦虑。为什么被子厚一点更有助于人们的睡眠呢?科学家给出了三个原因: 厚被子更有安全感很多缺乏安全感的人,在睡觉时习惯蜷曲着身体入睡。稍重点的被子可以让人们产生错觉,认为自己又一次回到母胎。这种如蚕茧的“包裹感”能让人睡的踏实。 厚被子能降低大脑的兴奋感我们已经知道,人体内的皮质醇水平和压力大小有关,盖上稍重的被…

    2023年12月9日
    02760
  • 双黄连真的有效吗?上海药物所回应

    问:双黄连这个事情是真的吗? 答:对,有抑制作用是初步发现,初步发现对病毒有抑制。 问:早期服用能控制病毒吗?早期服用会有好处吗? 答:目前还没有这么详细的研究,因为我们只是在武汉病毒所做了一个初步的验证。 问:可以抑制病毒的说法是准确的嘛? 答:对对对,但也不能太拔高,因为这个科学的事情我们不想说得太过。 问:目前还在临床研究阶段吗? 答:是这样,我们后续会在上海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做一些实验…

    2020年2月1日
    04990
  • 道门乐府:汉魏六朝艺术奇葩

    “道门乐府”是道教色彩的乐府歌词,源于并流传于民间。汉魏六朝道教的发展时期,道士使用这些艺术形式向人们传播宗教教义,劝导世人皈依道教,因此留下诸多劝仙劝道和表现神仙境界的“道门乐府”作品。按文体和功能的不同,道门乐府又可分为劝仙民歌、仙歌、步虚词等,经道教神仙思想的渗入和渲染,成为汉魏六朝文学艺术一朵璀璨的奇葩。 汉代神仙思潮反映在文学领域里,是汉赋和乐府诗中惯用华丽铺张的诗句描写神仙境界。迨至东…

    2020年1月28日
    07040
  • 男子因欠香火钱被乱棒打死

    1月6日,台湾高雄发生了一起命案,一名61岁的男子顾某,被人发现满是都是伤,躺在长椅上睡觉,便报警求助。警察到场后发现,顾某已经死亡多时。追查后发现,顾某生前是当地宫庙信徒,因为做法事,欠20多万新台币还不出。女宫主一怒之下伙同另外两名男子施暴。目前3名嫌疑人已被依法送办,案件还在进一步审理中。

    2022年1月10日
    06100
  • 同样是做科普,中美两国有何异同?| 贾鹤鹏

    9月14日~20日,一年一度的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又热火朝天地展开了。前不久,我撰写了“解码科学传播”系列专栏文章的第一篇《中国科学传播做对了什么》。文中简单提了下中美科学传播的主要区分。现在借着观察全国科普日的活动,我将对两种科学传播体系进行对比,详细讲讲两者间的区别。 实际上,我对中美之间科学传播体系差异的观点也在不断变化。刚开始到美国启动系统的科学传播学术训练与研究时,怀着一种膜拜的心情,但随…

    2019年11月8日
    08460
  • 二师兄不是天蓬元帅,西游记骗了我们这么久。

    对于我们这一辈人的童年,可不像现在的小朋友那么丰富多彩,但也有这代小朋友所不能比的地方,例如我们那个年代自由自在,而现在的小朋友则压力很大,要学习各种各样的技能,只为大人眼中的一句“赢在起跑线上,为了你的将来好”。 所以,我们那个年代相对于现在来说,还是非常幸运的,尽管物质等环境上没有那么美好。 每一个年代都有象征性的电视剧。 我们这代人的童年象征当然是西游记了,这部神话剧精彩绝伦,激发了我们的好…

    2019年11月18日
    07410
  • 颍滨先生道德经解

    此本《颍滨先生道德经解》正文用墨印《道德经》正文及苏辙注释,另用朱色将凌以栋的批点印于书眉及正文行间,书首有李载贽署名的序言一则、河上公老子序、司马迁《老子列传》。批点者凌稚隆,则是凌氏套印书籍的开创者凌蒙初的叔父,此本亦是凌氏出版众多套印书籍中较早刊印的一部。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

    2022年10月13日
    04510
  • [E0009]道藏精华录

    道藏精华录​ 《道藏精华录》,丁福保编辑,曾于民国期间铅印出版。编者有鉴于道教典籍浩如烟海,卷帙庞大,内容博杂,不易披阅,故精选正续《道藏》及藏外道教著作中义理纯正,于摄生炼养、人生修养最为切要之典籍一百种一百四十八卷汇编成书。所选不但囊括了道教经论、道藏目录、道书提要、道家传记、道教养生延龄要诀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且文字精炼,繁简得宜,均为卷帙不大之道书,最多无超过十卷者,可谓得其精要。每种典籍之…

    2016年1月13日
    074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