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不色者肾绝,不食者脾绝,不言者气绝”,到底什么含义?

有人问,农村俗语“不色者肾绝,不食者脾绝,不言者气绝”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笔者认为,这句话还是有些道理的,这些俗语往往包含民间智慧,其中不乏生活经历和养生经验的总结,所谓高手在民间,下面由笔者给大家分析一下。

不色者肾绝

“不色者肾绝”,意思是如果男人不好色了,说明人的肾不行了,中医称之为“肾虚”。在中医中,肾虚是—个抽象的概念,是个功能单位,并不是西医所对应的那个叫“肾”的脏器。

中医所说的肾虚主要指肾脏精气阴阳不足,其作用之大,范围之广,几乎涵盖了西医学中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运动骨骼系统、呼吸系统等多个系统。如果仅凭性欲下降的症状就判断肾不行了,未免有失偏颇。勃起功能障碍和性欲下降,很多时候都是由于中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和抑郁症等疾病所引起的,而这些疾病完全可以通过医疗手段得到治疗。

因此,“不色者肾绝”有一定道理,但不太准确,男人对性不感兴趣并不代表肾不行了。此外,真正的修行者(比如唐僧玄奘)都是不好色的,但是不能说这些修行者肾不行了。

不食者脾绝

“不食者脾绝”,意思是吃不下饭时,说明人的脾不行了。其实,中医说的脾与现代医学的脾脏完全不同,中医主要从生理功能、人体作用等方面认识脾,强调脾是人体对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并输布其精微的重要脏器,所以称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说明人在出生后,生命活动的延续和精、气、血、津液的化生和充实,均有赖于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

脾还是参与人体水液代谢的重要脏器之一,具有运化水湿的作用。摄入体内的水液,经过脾的运化传输,气化为津液,输布于周身脏腑器官,发挥濡养、滋润作用,并且将全身各组织器官利用后多余的水液及时排出体外。

另外,肌肉所需要的营养也得靠脾运化水谷精微得以供养。中国人“脾虚”多发,主要有三个原因: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情志失调。脾虚失运,人会出现面色萎黄、精神疲惫、体倦乏力、食少乏味或食后胀气、四肢欠温、气短怕冷、形体肥胖等病证。“不食者脾绝”,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言者气绝

“不言者气绝”,意思是当说不出话时,说明人快没气了。那么,“气”到底是什么?有人说,气是生命之源。

古代医书便有所谓“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之说,可见气对生命的重要性。中医认为气不足便会出现虚弱、悸闷、懒言、消化不良,新陈代谢缓慢等毛病,严重者更会引起其他疾病。

因此简单来说,气就是生命力,是人生存的能量。我们都知道,一个人中气十足的时候,说话必定声若洪钟,即使声音较小,也是非常清晰有力的。

反之,当一个人长时间懒言无力时,说明此人身体很有可能出现了问题,也许是刚刚劳累过度或大病初愈或弥留之际。很多人都经历过劳累、生病等状况,所以对“不言者气绝”的理解应该会比较透彻。总之,“不言者气绝”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总之,对于农村俗语,我们采取辨证分析,吸取精华,这样才有利于指导我们的健康养生实践,所谓“不色者肾绝,不食者脾绝,不言者气绝”,更多的是提醒我们发现一些身体疾病的征象,从而能有所警觉,更早预防和及时治疗。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子白银会员(VIP),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qingfengguan.com/1693

(0)
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19年11月9日 18:08
下一篇 2019年11月9日 22:00

相关推荐

  • 江苏高邮全市拆除土地庙

    4月15日有消息称,江苏高邮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清理土地庙工作,相关帖文在网络引发热议,被指“一刀切”。网友发帖称每年春节期间送土地接土地的祭祀活动已成习俗。据统计,高邮市目前已拆除土地庙5911座。针对此事,高邮市委宣传部新闻科一工作人员回应:“高邮最贵的土地庙耗资高达48万元。”此外,她补充道,祭拜香火已经严重影响附近小区居民的生活,整治是为推进移风易俗。受访者还称,土地庙主要属于民间信仰,与宗教…

    资源 2019年4月15日
    06550
  • [E0021]云笈七签.一百二十二卷

    《云笈七签》是北宋张君房编定的一部道藏辑要。全书共一百二十二卷,内容主要有道教教理教义、本始源流、经法传授、秘要诀法、诸家气法、金丹、方药等,有“小道藏”之称。道教称书箱为“云笈”,分道书为“三洞四辅”七部,此书题名《云笈七签》即掇取七部精英之意。此为明万历时期张萱清真馆订刊本。 《云笈七签》是择要辑录《大宋天宫宝藏》内容的一部大型道教类书。北宋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当时任著作佐郎的张君房编…

    资源 2017年1月13日
    06610
  • 丹壶经

    【存目】 一卷。晋以前。抱朴子内篇·遐览著录。

    资源 2009年1月23日
    08090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經名: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簡稱:常清靜經、清靜經。底本出處:《道藏》洞神部本文類。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慾牽之。常能遣其…

    资源 2013年11月27日
    05820
  • 我国很赚钱的山:7天收入5个亿,还是道教的诞生地

    现在大家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也是越来越快,平时很少有时间能放松休息,只能等到十一小长假或者过年的时候才能好好休息一下,现在大家都比较喜欢在休息的时候出去散散心旅旅游,缓解平时的紧张气氛,我们国家有很多著名的旅游景点,比如登山是很多小伙伴都喜欢的项目之一,尤其是在十一的时候去一些比较著名的山上散散心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了。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说一个比较出名的山吧! 今天,小编讲的是举世闻名的武当…

    资源 2020年4月30日
    06680
  • [E0066]中华仙学养生全书

    《中华仙学养生全书》是胡海牙先生继《仙学必读》、《仙学辑要》二书出版后,奉献给广大仙学爱好者的又一部力作。《中华仙学养生全书》包括影印版《扬善半月刊》、《仙道月报》合集与《陈撄宁仙学养生全书》文字版。此次胡海牙先生将珍藏多年的文稿无私地奉献出来,实乃仙学界的一大幸事,亦使仙学的后来者,有了一个可靠详实的理论依据。 全书中之内容,连新近出版的最权威的道教专著《中华道藏》与《道书集成》书中也未见收藏,…

    资源 2015年5月29日
    08000
  • 佛教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信?

    佛教是当今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是信徒最诚恳历史遗留最久传播最广的宗教,起源公元前6世纪以前,距今约2500-2600多年。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信仰佛教?它的本质是什么?查阅了诸多资料,回答最多的是以下几种: 一、与其他不同,佛教没有“神创论”理论,否定所谓“第一推动力”,而是建立在甚深“缘起”理论之上。这与现代科学精神不谋而合。唯物辩证法所讲的“普遍联系”,与佛教缘起理论有相通之处,“普遍联系”只是…

    资源 2024年12月3日
    0890
  • 混元阳符经

    经名:混元阳符经。一篇。不着撰人,疑出於六朝。底本出处:《 正统道藏》 洞真部本文类。 混元阳符经 晦迹之功,影响不真。清清之炁,朴朴昏蒙。滚符流影,寂截判魂。含华历运,炁聚或奔。焊焊火盛,无底无轮。骞暮灵晃,辉黑精魂。血灌五体,神符火君。脑灌华液,胎高辅真。边阙不动,神燥命门。瞰呼风雨,茫茫不作,类类守根。三变一定,九变极神。一初载日,二象月分。清灵合委,屐脱励真。潜心在志,遁迹 幽门。 格乎跳…

    资源 2022年10月9日
    05780
  • 梁启超:清代考据学者的十种特色

    梁启超曾经盛赞清代考据学者“科学的研究法”、“科学的研究精神”。他总结清人考据有以下这样十种特色: 1.凡立一义,必凭证据;无证据而臆度者,在所必摈。 2.选择证据,以古为尚。以汉唐证据难宋明,不以宋明证据难汉唐;据汉魏可以难唐,据汉可以难魏晋,据先秦西汉可以难东汉。以经证经,可以难一切传记。 3.孤证不为定说。其无反证者姑存之,得有续证则渐信之,遇有力之反证则弃之。 4.隐匿证据或曲解证据,皆认…

    资源 2022年1月13日
    04660
  • 杨氏家藏方

    此《杨氏家藏方》为南宋医家杨倓将其所收藏的方剂汇编而成。全书共二十卷,分诸风、伤寒、中暑、风湿、脚气、咳嗽、眼目、伤折等四十九类,收方千余首,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病证的治疗。每方下详列主治、药物组成与治法。此为南宋淳熙十二年跋刊本。 杨氏在余暇之时,将家藏医方分类编次,并增入其他验方(其中多属宋代医家常用的一些成药处方),博收约取,荟萃精要,经数年悉心编撰而成本书。《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

    资源 2022年4月28日
    0476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