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周易注疏》为魏王弼作注,始以义理说《易》,后晋韩康伯作注,至唐孔颖达作疏。全书共十三卷,附卷首,内容包括经、传两部分,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附卦辞、爻辞为经。此为南宋初两浙东路茶盐司刻(递修本),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今国家图书馆所藏《周易注疏》乃清代陈鳝据明代孙景芳所藏补刻十二卷(缺第一卷)及钱求赤写本第一卷再补刻成十三卷,陈氏又加入周易正义前唐长孙无忌五经正义表、孔颖达周易正义序和八论为卷首。所以准确说来此为宋刻宋元明递修本。
陈鳣认为此书“即《九经沿革例》中所称绍兴初监本也。每叶楮背有“習說書院”长方印,知出宋时印本,惜首卷失去。仲鱼于周漪塘家借钱本补全。首有《进五经正义表》,亦各本所无。卢抱经(文弨)据以载入《群书拾补》中。惟后无《略例》、《释文》,今以明翻八行本补之]。”卷中有“陈鳣所藏”朱记。
《周易》是儒家六经之一,誉为六经之首,易有不易、变易、简易三种含义,内容包括经、传两部分,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附卦辞、爻辞为经;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系、下系、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称十翼为传。西汉经传别行,后来才合而为一。汉儒言《易》,多取象占。三国魏王弼作注,始以义理说《易》,后晋韩康伯作注,至唐孔颖达作疏。
孔颖达,字冲远,冀州衡水人。孔安之子,孔子三十二代孙。唐朝经学家。 生于北齐后主武平五年,八岁就学,曾从刘焯问学,日诵千言,熟读经传,善于词章,隋大业初,选为“明经”,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隋末大乱,避地虎牢。入唐,任国子监祭酒。
注:此PDF文件包含分卷书签。开本32.9 × 21.2 厘米, 版框21.8 × 16.6 厘米。此本为南宋初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清陈鳣旧藏,后经汪士钟、瞿氏铁琴铜剑楼递藏,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
文件名:周易注疏.十三卷.唐孔颖达疏.南宋初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
文件格式:PDF高清
文件夹大小:38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