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 人生的三把戒尺:自知、自省、自律

1

第一把戒尺:自知

所谓“为人贵在自知,处世贵在自制。”

人生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要什么,而不是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楼下有一家推拿按摩店,师傅手法熟练,很多老顾客去光顾。

有一次,忍不住问他,“为什么不把工作室的规模做大,在常人眼里,多收些徒弟、多开几家分店,才能赚大钱哪。”

谁知按摩师傅回答,正是因为考虑了许多现实因素,他才决定不扩张。

在他看来,自己的手艺是不可复制的,就算教给徒弟,也未必能达到百分百的精准。

到最后,客人不满意,生意受影响,反而坏了自己的招牌。

他说:“要清楚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

有多大本领,就做多大事情,这就是拥有自知之明的智慧。

很多时候,经历的事情越多,越会明白拥有自知是多么难得的智慧。

人要自知,最难的是拿捏分寸。既不是给自己设限,也不自我膨胀,而是清楚地知道能力的边界,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客观地认识自己,清醒地接纳自己,才不负来世间走一遭。

2

第二把戒尺:自省

古人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意思是说,凡事没达到预期目标,就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生活中,有人会把遭遇的困境都归结为外因,永远在抱怨,从未把审视的目光投向自己。

朋友小阳就是个喜欢抱怨的人,每次她和大家见面,总会提起自己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

年初,她刚进新公司的时候,就在聚会上抱怨了大半天。

先是说公司规定太严苛,一点儿都不人性化,又说同一个部门的同事难相处,一起做项目没有人指点她。

有朋友委婉地提醒她:“也许是你适应得还不够。”暗示她需要调整心态,改变自身。

但她不以为然,依旧觉得全世界都在和她作对。

前不久听另一个朋友说起,小阳之前的工作没过试用期,现在还在找工作。

不难想象,如果她不能从这次求职失败中审视自身的原因,那今后再多的求职,也可能会以失败收场。

网上有人问:“有没有一种方法,能最大限度降低人生出错的可能性?”

一个高赞回答说:“学会自省。”

自省就像照镜子,把得失、成败、喜怒照得一览无余。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省,就是给自己一个机会,以旁观者的身份去突破迷局。

有人曾说,人生就像趟过一片充满诱惑的地雷阵,当我们穿行其间,多多少少会触及各种“地雷”,这是一件难以避免的事情。

每当我们“触雷”时,能够进行怎样的反省,才是关键所在。

3

第三把戒尺:自律

看过一句话:“任何人都是驯兽师,而那野兽,无非就是各人的性情而已。”

要想驯服人性,少不了自律。

真正的自律,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行动指南,而是沿着自己既定的目标,有选择地追求,有选择地舍弃。

这个过程注定漫长,也正因为漫长,才凸显出自律的可贵。

自律的出发点,永远是自己。

当我们能抛开外界的纷繁声音,只为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强大,自律才能发挥它真正的积极作用。

自知、自省、自律这三把戒尺,给予我们的不是单纯的压抑,而是选择的权利。

来源:新华社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清风观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qingfengguan.com/archives/743

(0)
上一篇 2022年1月23日 上午1:22
下一篇 2022年1月31日 下午6:40

相关推荐

  • 抱朴子

    《抱朴子》是东晋葛洪撰总结了战国以来神仙家的理论,从此确立了道教神仙理论体系;又继承魏伯阳炼丹理论,集魏晋炼丹术之大成;它也是研究我国晋代以前道教史及思想史的宝贵材料。东晋道家理论著作。此本为清嘉庆时期刻,光绪年吴县朱氏槐庐家塾刊本。 《抱朴子》今存“内篇”20篇。论述神仙、炼丹、符箓等事,自称“属道家”;“外篇”50篇,论述“时政得失,人事臧否”,自称“属儒家”。“外篇”中《钧世》、《尚博》、《…

    分享 2022年10月16日
    04490
  • Chinese Medicine Online

    https://www.chinesemedicinesummit.com/

    分享 2022年9月23日
    05670
  • 伍柳丹法之传承与发展

    伍柳丹法之传承与发展 雷向阳    张涛     中国丹道,源远流长,作为传统天人合一文化的灵魂,她历经无数先贤圣真亲身实践和总结升华,对中国历史发展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其中,内丹术以性命双修为特点,自汉时魏伯阳真人作《周易参同契》后,逐渐为世人所认知。隋唐以后,历经五代、宋、元之发展,至明朝中叶,内丹术逐渐有了一个微妙的变化,代表这种变化潮流的,当属明末伍冲虚氏。这正如英国著名学者,著有《中国古…

    分享 2024年2月17日
    05760
  • 道教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道教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从文明角度来说,史书记录了华夏文明冰冷冷的历史,道教记录了史书所缺失的人情味。史书是残酷、冰冷的,成千上百的人可能连一笔记录都可能留不下,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喜怒哀乐放在历史角度上,什么都不是。我们经历了文明肇始、春秋战国、五胡乱华、汉唐荣光、明清没落到今天,历史上的对错有时候很难分辨,华夏文明得以延绵,包括很多先贤的奉献、创造、毁灭、杀戮。 残酷与人情相互交融,历史与宗教互…

    分享 2019年5月28日
    09070
  • 老人常说“男怕柿子,女怕梨子”,到底是什么意思?要不要这样做

    又到了吃柿子跟吃梨的季节了,可这时候老人说:“男怕柿子,女怕梨子”,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老人解释说“如果男人生完病,就不要吃柿子了,如果是女人生完病之后就不要吃柿子了”。 到底要不要这样做呢?在传统的中医上认为柿子是一种寒性的水果,对于刚刚出院或者是生病的男人,如果吃柿子反而会让身体更加虚弱。其实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性的,现在正是吃柿子的好季节。 柿子的营养价值很高,尤其是里面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含…

    分享 2019年9月9日
    06180
  • 禅道同功修养诀

    《禅道同功修养诀》是宋代诗人晃逈所作诗词之一。 诗词正文 心息相依,息调心静。 静调久久,可成胜定。 神气相合,气和神清。 清和久久,可致长生。

    分享 2024年4月1日
    03210
  • 类经

    此《类经》由明代著名医家张介宾(字景岳)编著。全书对《黄帝内经》进行全面分类研究,将《灵枢》、《素问》分作十二大类,三百九十节,计三十二卷。后附以图解形式阐述《内经》中运气学说《图翼》十一卷,阐发医易同源原理而成《附翼》四卷。此内含明天启四年刊本两个藏本。 据说张景岳编写《类经》四易其稿,历时三十年而成 [1]。该书将《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和《灵枢》二书的全部内容,以摄生、阴阳、藏象、脉色、经络…

    分享 2022年10月16日
    07990
  • 我在同学群,已经两年没说话了

    1 一位读者和我讲了一件很尴尬的事。 前段时间,有人把他拉进了小学同学群,群里的人都很热情,向他介绍自己是谁谁谁。虽然大家说了半天,他也就想起几个人来,但他还是觉得挺激动。小学的同学能聚到一起,实在是太难得了,如果不是现代通讯发达,就算在一个城市都很难再重逢。 不过,在那个同学群待了几天,除了他刚进去时大家活跃了一会儿之外,每天都静悄悄的。他还想着有机会组织大家聚聚,相互之间就有的聊了。 正好,上…

    分享 2019年7月17日
    04260
  • 得其法则事半功倍

    2024年5月23日,泉城济南,一场关于改革的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在这里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谈起改革之“法”——“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不得法则事倍功半甚至产生负作用。” 早在2012年12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就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鲜明指出:“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 思路决定出路,方法关乎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

    分享 2024年5月24日
    03240
  • 猪年说猪:又蠢又脏又胖?真实的“佩奇”是啥样?

    提到“猪”,有人脑海里会蹦出餐桌上诱人的红烧肉,有人则会想到一个呆呆笨笨、白白胖胖的动物形象。 这些“刻板印象”有时候让“猪”变成了一个“贬义词”。比如,“你怎么蠢/脏/胖得跟猪一样”。但事实果真如此?还是人们对猪有什么误解?然我们来看看真实的“佩奇”是怎样的吧。 猪不爱干净?猪很脏的印象多半来源于一些传统意义上的猪场,那里的猪看上去都脏兮兮臭烘烘的,吃喝拉撒睡好像都在一个空间里,天天在排泄物里滚…

    分享 2019年10月7日
    0612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