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集成》介绍

《道藏》乃道教经典之总集,是历代道教经典文化之集大成者,收录的内容有号称黄帝撰著的许多哲理、兵、医书籍,道家诸子的名著和各种注本,道教教义、科仪、符箓、仙传、山志,甚至儒书、医书、阴阳、卜筮等大量文献,可谓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宝库。其中现存版本最早、收录经典最多、收录版本最有权威性的,便是明《正统道藏》。
《正统道藏》中国道教史上重要道藏之一,明代编纂。明成祖即位之初(1403),曾令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重编《道藏》,永乐八年(1410),张宇初去世,又令第四十四代天师张宇清继续主持编藏。到明英宗正统九年(1444)始行刊板,又令道士邵以正督校,增所未备,於正统十年(1445)校定付印,名《正统道藏》,共五千三百零五卷,四百八十函,按三洞、四辅、十二类分类,采用《千字文》为函目,自「天」字至「英」字,每函各为若干卷,颁之天下,藏於各名山道观。
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命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续补《道藏》,仍以《千字文》为函次,自「杜」字号至「缨」字号,凡三十二函,一百八十卷,名《万历续道藏》,与《正统道藏》合计共五千四百八十五卷,五百一十二函,即现存明版《正统道藏》,这是我国现存的唯一官修道藏,我社出版的即是此本。1923─192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借用北京白云观所藏明刊《正统道藏》,以涵芬楼名义影印,缩改为六开小本,凡一千四百七十六种,一千一百二十册。今有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道藏》影印本,另有台湾艺文印书馆、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本等通行於世。
1-102册为《正统道藏》,103-108册《万历续道藏》

何建明,男,1965年生,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专职研究员。中国宗教学会理事,香港中文大学人间佛教研究中心学术顾问。学术专长:道教与中国社会、近现代中国佛教史、基督宗教来华及其与儒佛道的相遇和对话。出版专著5部,合著多部。主要成果有:《道家思想的历史转折》、《佛法观念的近代调适》、《澳门佛教——澳门与内地佛教文化关系史》等专著及论文100余篇。

前言
道藏编纂是中国历史上各个重要文化发展时期的一项重要的国家工程,是中国文化发展与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自唐代开元年间(七一三—七四一)编纂《开元道藏》之后,历代相继编修和出版了数十种不同的道藏版本,如《正统道藏》《道藏辑要》《藏外道书》《中华道藏》等。《道藏集成》是在积极适应当代中国社会与文化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力图继承和发扬历代道藏编纂的优良传统,将历史上各种道藏及藏外文献,特别是各种丛书中的道教文献及清代以后出现和新发现的各种道教文献进行全面的收集,并进行必要的重新分类整理,是中国道家道教文化史上的一次规模空前的历史文献结集工程。
与现有的各类道藏相比,《道藏集成》将充分尊重前人编纂与出版之道藏,合理借鉴和吸收其长处,并力图在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一是收集的道教文献规模空前。既有《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道藏辑要》等已成定本的历史上的道藏文本,还有明清以来新产生和新发现的各类道教文献。同时还要对历代类书、丛书、志书、道教艺术与文学作品、文物资料等进行分类、整理和编纂。二是全部采用原版影印的形式,以求存真。对版面不清晰的文献进行技术处理,对敦煌文献采用重新排印文字并附录影印件的方式,便于对照阅读。三是对《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道藏辑要》《扬善半月刊》《仙道月报》等保留原刊样式及分类法外,将对其他文献按照现代学术要求进行重新分类(如教义、仪轨、方法、史传等)和版式处理,使传统文献以更清晰的面貌呈现给广大读者和道藏收藏者。总之,《道藏集成》的编纂与出版,对于推动中国道教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qingfengguan.com/archives/1714

(0)
上一篇 2022年1月2日 下午9:29
下一篇 2022年1月4日 下午6:08

相关推荐

  • Chinese Medicine Online

    https://www.chinesemedicinesummit.com/

    2022年9月23日
    05680
  • 试述道学典籍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之处

    ¤ 袁宗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来设计,对此,道学典籍中也有着深刻而鲜明的阐述,分别解读如下:1.道学典籍中与国家层面相契合的阐述。富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道德经》33章)懂得物质生活满足者,其一定是精神信念充实富有;坚定不移谋划国家富强发展者,其一定是有远大意志。“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淮南子·氾论训》如果是实施惠济利益民生的计划,就…

    2019年10月11日
    08220
  • 自然无为

    道以自然为法则,以无为处世应物,成就了万物,也成就了自我。其义理可谓简易却又是那么深刻。自然和无为是两个既不同又有着密切联系的教义名词。所谓自然,《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河上真人注曰:“道性自然,无所法也”。说明“道”的本性就是自然,道之自然的法则既是天所效法的,也是地所效法的。人生在天地间,其行为的最高法则也应是效法道性自然的法则。自然,没有任何固定的模式,道生化万…

    2020年7月9日
    07920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經名: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簡稱:常清靜經、清靜經。底本出處:《道藏》洞神部本文類。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慾牽之。常能遣其…

    2013年11月27日
    05790
  • [E0032]内丹养生功法指要

    内丹学虽号称仙学,却与一般宗教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不以迷信骗人,惟重人体的实验。丹经中的“神仙”等字眼,只是一种比喻,它的确切含义是指那些修炼内丹功法取得成效的人。内丹学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口号,实际上要与造物主争权,要夺天地造化之功,要在人体内模拟宇宙反演之道,要做大自然的主人。王沐编写的这本《内丹养生功法指要》即为内丹养生功法指要,内中收录了数篇养生文章。

    2022年1月1日
    06580
  • 人死之后,还有机会“复活”吗?

    古今中外,“永生”是人类追求的究极理想之一。古时的西方人相信,亡灵会在隆冬开始的第一天(也就是万圣节这天)回到人世,寻找合适的身体“重生”;而古代中国的达官贵人则一边修仙练道,渴求长生不老,一边想方设法在死后保护自己的尸身,让肉体永存不灭,好让复活的灵魂有归处。 古人坚信,保存好尸体是复活的基本保障。但,尸体岂是你想存,想存就能存? 保存尸体有多“南”?今天的法医学对尸体情况有明确的分类。通常会根…

    2019年11月8日
    04520
  • 一日三餐的最佳时间

    人体消化酶分泌最旺盛时间分别为,早上7:30、中午12:00、下午6:30 。 那么最佳就餐时间分别为:早餐上午7:00、中餐中午11:30、晚餐下午6:00,如果做不到准时,可以往前推,别往后推,以免错过人体消化酶最多分泌时间。 所以什么时候吃饭最佳,并不是人定的,而是人的内分泌规律定的。 另外,注意要点: 1.在非就餐时间如果感觉饿了,稍微有点感觉就可以补充一点实物,比如水果、坚果。 2.尽量…

    2021年5月10日
    06990
  • 睡前多做四件事,沾床就睡身体好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一句话道出了睡眠的重要性。一晚好的睡眠不光取决于你睡了多久,把握好睡前的一小时也能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梳梳头我国古代养生学家一直倡导“发宜常梳”。相传,北宋文豪苏东坡一度脱发严重,后来他接受一位名医劝告,睡前坚持梳头,不久即愈,并留下诗句“梳头百余下,散发卧熟,寝至天明”。清宫《起居注》记载,慈禧太后每日命总管太监李莲英,轮流用象牙梳和木梳为她梳头,这使她年过七…

    2019年11月7日
    04210
  • 刚刚,亚马逊官宣:将停止Kindle中国运营!一年后不能购买新书

    刚刚,kindle冲上热搜第一。 “盖泡面神器”Kindle,这次是真的要告别中国市场了? 6月2日,“亚马逊Kindle服务号”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Kindle中国电子书店运营调整的重要通知,称亚马逊将于一年之后即2023年6月30日,在中国停止Kindle电子书店的运营。 亚马逊表示将于在此之后,消费者将不能购买新的电子书。 6月2日,商务部对此回应,“属于市场经济中的正常现象”。

    2022年6月2日
    06830
  • ISO发布首部ESG国际标准

    2024年11月14日,在COP29大会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了全球第一部ESG国际标准。标准全称是ISO ESG IWA 48《实施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原则框架》 (Framework for Implementing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 Principles)。ISO ESG IWA 48提供了一个“One-ISO”…

    2024年11月24日
    079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